2025年第一季度,工業行業在宏觀經濟中的表現十分亮眼,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6.3%,成為推動經濟穩定發展的關鍵力量。這一成績的取得,得益於存量政策與增量政策的協同發力,工業生產與出口的快速增長,企業營收水平的改善,產業結構的持續優化,以及發展新動能的有效積聚。總體來看,工業經濟呈現出穩中有進、開局良好的態勢,為全年經濟的穩定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2025-2030年中國工業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2025年第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其中裝備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同比分別提高了1.9個和0.5個百分點,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工業品出口保持韌性,出口額同比增長6.9%,其中機電產品出口增長8.7%。企業轉型發展提速,食品、化工、有色金屬等行業技術改造投資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這些數據表明,工業行業在保持穩定增長的同時,也在不斷優化結構,提升發展質量,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工業行業環境分析提到裝備製造業在2025年第一季度表現突出,增加值同比增長10.9%,拉動了整體工業生產增長3.5個百分點。在相關政策的支持下,電子、汽車、電氣機械器材等行業增加值實現了10%以上增長。原材料製造業的效益明顯改善,前兩個月的利潤同比增長15.3%,其中有色金屬行業的利潤增幅超過了20%。在節日效應和市場剛需帶動下,農副食品、紡織等行業生產加快,化纖織造及印染精加工等行業增速超過了10%。這些重點行業的良好表現,不僅提升了工業的整體競爭力,也為相關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帶動,促進了產業鏈的協同發展。
各地區在2025年第一季度積極作為,通過強化政策支持、推動項目落地、促進供需對接、加強助企服務等措施,有力地推動了工業經濟的發展。31個省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全部實現了正增長,其中浙江、福建、江蘇、山東等多個工業大省的增速超過了8%;湖北、河南等工業大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利潤實現了兩位數的增幅。煙臺、大連等工業大市工業增速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這些大省大市的穩定增長,不僅為全國工業經濟的穩定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也展現了我國工業發展的區域協同性和整體韌性,為全國經濟的穩定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
2025年第一季度,規模以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5%,高於同期工業增加值增速5個百分點。各地積極抓住政策契機,推動相關項目建設,上海、廣東等地一批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項目穩步推進。一季度,規模以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5%,高於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6.3個百分點。在裝備工業方面,一季度近七成的重點產品產量實現了增長,比去年同期擴大了16.7個百分點。在相關政策的帶動下,新能源汽車、智能製造裝備等行業的內需潛力進一步激發,裝備工業延續了持續回升向好的態勢,實現了良好開局。這些新動能的加速積聚,為工業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我國在全球產業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提供了有力支撐。
五、總結
2025年第一季度,工業行業在宏觀經濟中發揮了重要的「壓艙石」作用,主要指標穩中有進,重點行業穩中提質,大省大市穩中向好,新動能加速積聚。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於政策的有效支持、企業的積極轉型以及市場的旺盛需求。展望未來,隨著政策的持續發力、技術的不斷創新以及市場的進一步拓展,工業行業有望繼續保持穩定增長,為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更多工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工業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