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宏觀經濟行業分析報告 >> 2025年工業發展趨勢:一季度利潤增長0.8%,製造業表現亮眼

2025年工業發展趨勢:一季度利潤增長0.8%,製造業表現亮眼

2025-04-27 10:34:29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達到15093.6億元,同比增長0.8%,扭轉了自上年三季度以來持續下降的態勢。這一數據表明,工業經濟在複雜的外部環境中展現出較強的韌性和恢復能力。製造業的顯著改善以及政策效應的持續釋放,為工業經濟的穩步回升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工業利潤由降轉增,製造業表現突出

  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由上年全年同比下降3.3%轉為增長0.8%,顯示出工業經濟的積極變化。其中,製造業利潤增長7.6%,較12月份加快2.8個百分點,成為推動工業利潤回升的主要動力。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4個行業利潤同比增長,增長面近六成,製造業的改善尤為明顯。

  二、工業營收持續改善,為企業盈利創造有利條件

  隨著工業生產增長加快,工業企業營收繼續改善。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4%,增速較12月份加快0.6個百分點。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收增長4.2%,較12月份加快1.4個百分點。工業企業營收累計增速自上年12月份以來持續加快,為企業盈利恢復創造了有利條件。

  三、工業政策效應顯現,裝備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支撐作用明顯

  一季度,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著力打好宏觀政策「組合拳」,政策效應持續釋放,帶動工業企業利潤由降轉增。裝備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利潤支撐作用明顯,工業經濟發展質效持續提升。在大規模設備更新相關政策帶動下,專用設備、通用設備行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4.2%、9.5%,分別高於全部規上工業平均水平13.4個、8.7個百分點。

  四、工業行業利潤分化,農副食品加工業表現亮眼

  13月份,主要行業利潤中,農副食品加工業利潤同比增長40.3%,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33.6%,專用設備製造業增長14.2%,通用設備製造業增長9.5%,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長7.5%,紡織業增長7.1%,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6.1%,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3.2%。然而,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下降0.4%,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下降3.1%,汽車製造業下降6.2%,非金屬礦物製品業下降14.2%,煤炭開採和洗選業下降47.7%,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同比減虧,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同比由虧轉盈。

  五、工業政策加力增效,消費品以舊換新效果顯著

  「兩新」政策加力增效作用明顯。一季度,「兩新」政策對惠及行業利潤帶動效果繼續顯現。在大規模設備更新相關政策帶動下,專用設備、通用設備行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4.2%、9.5%,分別高於全部規上工業平均水平13.4個、8.7個百分點。其中,電子和電工機械專用設備製造、通用零部件製造、文化辦公用機械製造等行業利潤快速增長,增速為56.3%、24.6%、9.5%。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效果明顯,可穿戴智能設備製造、助動車製造、家用廚房電器具製造等行業利潤分別增長78.8%、65.8%、21.7%,相關鏈條行業中的電子電路製造、家用電力器具專用配件製造等行業利潤分別增長39.4%、18.2%。

  總結

  總體來看,2025年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延續了持續恢復的態勢。儘管外部環境複雜嚴峻,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增多,但宏觀政策效應的持續顯現,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的協同發力,推動了工業經濟的良好開局。下階段,需進一步抓好政策落實、落地、落細,更大程度釋放政策潛能,促進工業企業效益持續向好恢復。工業經濟的穩步回升,為2025年全年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更多工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工業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工業熱門推薦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