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瓜作為一種深受消費者喜愛的水果,在我國水果產業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其獨特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價值,使其擁有廣泛的市場需求。隨著農業產業格局的不斷變化以及市場環境的動態發展,深入探究2025年哈密瓜產業布局、生產與消費現狀及未來發展路徑,對於推動哈密瓜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2022年,全球甜瓜種植呈現穩中有升態勢,種植面積達1610.5萬畝,產量達2846.79萬噸。在全球範圍內,中國、土耳其、印度是甜瓜種植面積排名前三的國家,其中中國的種植面積為578.63萬畝,占全球的48.8%,產量更是占全球總產量的59%。在單產方面,全球甜瓜平均單產量為1776.63 公斤/畝,中國以2391.5公斤/畝的單產成績位居前列。
我國甜瓜分為薄皮和厚皮兩大類,厚皮甜瓜即我們常說的哈密瓜。2022 年,全國甜瓜種植面積為 590.55 萬畝,產量達 1377.1 萬噸,在果品生產中占據重要位置。從省份分布來看,山東、新疆、河南的哈密瓜總產量占比前三,分別為 244 萬噸、221.7 萬噸、166.9 萬噸 。近年來,我國甜瓜畝產不斷提升,從 2012 年的 2090 公斤提升至 2370 公斤,是全球甜瓜畝均單產的 1.31 倍,這顯示出我國哈密瓜種植在產量提升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全球貿易中,2021 年,西班牙、瓜地馬拉、巴西是甜瓜出口量排名前三的國家,而美國、荷蘭、法國則是進口量排名前三的國家。從進出口單價來看,2022 年日本的哈密瓜出口單價較高,每噸達 8756.1 美元,是我國出口單價的 6.44 倍。
我國在哈密瓜消費方面有著獨特的格局。中國雖是全球最大的甜瓜消費市場,消費量接近世界總產量的一半,但出口規模較小,進口規模卻呈快速增長趨勢。《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哈密瓜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15 - 2022 年,我國甜瓜出口規模從 5.2 萬噸增長至 6.29 萬噸,出口均價有所下降;進口規模則從 0.01 萬噸增長到 2.43 萬噸,進口均價大幅下跌。在出口目的地方面,主要集中在越南、中國香港和馬來西亞,三地占我國甜瓜出口總量的 90.9% 。從國內消費來看,我國人均鮮果消費量逐步提升,2021 年人均新鮮瓜果年消費量為 55.5 千克。然而,與世界已開發國家相比,我國人均水果消費量仍有較大提升空間,這也意味著哈密瓜在國內市場有著巨大的消費增長潛力。我國人均甜瓜年消費量為 9.8 千克,高於部分國家,在甜瓜外銷出口方面,我國同樣具備較大市場潛力。
隨著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土地資源愈發緊張,在堅守耕地紅線的前提下,實現哈密瓜等園藝作物與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的平衡發展成為重要任務。此外,我國水資源短缺且時空分布不均,哈密瓜主產區用水問題日益突出。因此,統籌區域水資源條件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堅持 「以水定產」,對於哈密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哈密瓜作為常見瓜果,消費者的消費量和消費頻率低於蘋果、香蕉等水果,整體消費價格不高,這導致瓜農收入不穩定,產業效益有待提升。而且,各地哈密瓜產區缺乏聯合與協作,旺季集中上市時,滯銷現象頻發,嚴重損害了經營主體的利益。
哈密瓜以鮮食為主,精深加工率不高,對冷鏈設施和保鮮技術依賴程度較大。目前,全國範圍內哈密瓜商品化環節冷鏈設施不足,物流渠道不暢。特別是西部傳統產區,長途運輸後不僅損耗大,品質也有所下降。冷鏈短板和精深加工技術難題制約了哈密瓜市場流通的現代化水平,影響了產品的高效流通。
隨著貿易關稅壁壘逐步打破,緬甸、越南等東協哈密瓜優勢生產國的產品進入我國市場的規模將進一步擴大,這將加劇國內哈密瓜生產者的種植風險。同時,大量高端水果的進口也對哈密瓜形成了消費替代威脅。因此,單純依靠擴大種植面積和提高產量來提升產業效益已難以為繼,強化科技支撐,加快產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在大食物觀背景下,哈密瓜產業發展應統籌考慮糧食生產以及居民消費中其他水果的關係,推動多元化高質量食物供給。深入研究哈密瓜的營養價值和風味物質,推出相關膳食營養指南,宣傳其營養價值和食用功效,提高大眾對哈密瓜的認知度和接受度,培養消費者食用哈密瓜的習慣。
構建哈密瓜行業標準,重點加強大宗供應鏈渠道聯結、開拓銷地市場以及推廣哈密瓜分級認證,形成 「跨區供應,四季有瓜」 的產銷網絡。通過產業聯盟和行業協會統籌推進產銷戰略布局,在新疆、山東等主產區建設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在主要銷售市場布局銷售網點,形成完善的供應鏈網絡。同時,推進哈密瓜優質優價,與大型平台、商超合作,提升市場銷售能力,建設冷鏈倉儲設施,縮短訂單配送時間。
哈密瓜在中國已有四千年栽培歷史,應將其深厚的農耕文化與產業深度融合,塑造新時代農業產業文化。這不僅能拓展哈密瓜產業的多元價值空間,還能提升其品牌內涵和市場競爭力。
建立哈密瓜市場研究團隊和大數據信息採集分析體系,在各大產區設立數位化採集點位。通過定期分析市場行情,及時制定市場預案,合理控制應季哈密瓜種植面積,走產業差異化競爭、協同發展的道路,避免產地內卷和果賤傷農。同時,加快培育哈密瓜消費市場,創新打造品牌體系,擴大消費需求,做大做強產業規模。
綜上所述,2025年哈密瓜產業在生產和消費方面呈現出特定的格局,同時也面臨著資源環境、市場價格、流通環節以及市場競爭等多方面的問題。為推動哈密瓜產業持續健康發展,需從踐行大食物觀、構建行業標準、融合農耕文化以及強化數位化監測等多個角度出發,探索切實可行的發展路徑,以提升哈密瓜產業的整體競爭力,滿足消費者不斷增長的需求,實現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更多哈密瓜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哈密瓜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