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科技創新的快速發展,智慧財產權保護已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近年來,檢察機關在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領域持續發力,通過一系列舉措為創新主體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2024年,檢察機關起訴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案件達9452件,涉及20817人,較2020年上升71.3%,充分展現了智慧財產權保護的顯著成效。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智慧財產權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檢察機關始終將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作為重點工作,依法平等保護各類所有制經濟,切實維護企業創新成果。過去五年,起訴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數量持續增加,形成有力震懾。2024年,檢察機關依法加大財產刑的適用,確保犯罪分子無法從犯罪中獲利。例如,某地檢察機關辦理的一起製作、銷售盜版兒童圖書案,非法經營數額達5000餘萬元,主犯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年,並處罰金1500萬元,彰顯了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堅定決心。
隨著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利用深度連結、網絡爬蟲、架設遊戲私服等手段侵犯智慧財產權的案件不斷出現。檢察機關充分發揮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機製作用,加大對新型犯罪的打擊力度。例如,某地檢察機關辦理的一起侵犯商業秘密案,被告人利用「爬蟲」軟體非法獲取客戶信息和交易郵件數據327萬餘條,最終被依法判處刑罰並處罰金,有效遏制了新型智慧財產權犯罪蔓延。
檢察機關在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充分發揮法律監督職能,貫徹證據裁判規則,用好退回補充偵查和自行補充偵查手段,全面提升證據審查和引導偵查能力。同時,加強立案監督和偵查活動監督,防止趨利性執法和不當立案。例如,某地檢察機關在辦理一起涉嫌銷售假冒運動鞋案件中,經補充偵查認定涉案行為屬於合法在先使用,依法監督公安機關撤案,體現了智慧財產權保護的精準性和公正性。
檢察機關始終堅持懲治犯罪與預防犯罪並舉,推動社會治理長效機制建設。通過制發社會治理檢察建議,督促有關部門加強風險監管,引導企業健全防範機制。例如,某地檢察機關在辦理一起翻新出售假冒光數據機案件中,向被害公司制發法律風險提示函,促進公司強化內部管理,從源頭上減少智慧財產權糾紛。
總結來看,檢察機關在智慧財產權保護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通過加大刑事打擊力度、懲治新型犯罪、強化法律監督和完善預防機制,為創新主體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展望2025年,檢察機關將繼續優化刑事檢察職能,依法懲治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為構建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貢獻更大力量。
更多智慧財產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智慧財產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