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6日,第25個世界智慧財產權日到來之際,北京再次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年度答卷」。2024年,北京在智慧財產權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專利授權量達到199702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為119635件,同比增長10.90%。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59.81件,穩居全國第一。在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的《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中,北京排名全球科技集群第三,較2023年上升一名。這些數據不僅展示了北京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的強大實力,也反映了其在推動創新和高質量發展方面的不懈努力。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智慧財產權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北京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採取了多項措施,不斷完善保護體系。2024年,北京市跨部門協同保護機制進一步完善,市知識產權局與市司法局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強新時代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工作的實施方案》,部署健全市區兩級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工作體系。此外,市知識產權局還與北京海關簽訂了《深化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備忘錄》,進一步加強了海關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的作用。
為優化快速協同保護體系,北京市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印發了《北京市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分中心管理辦法(試行)》,並累計建成了7家北京保護中心分中心。這些措施不僅提高了保護效率,還增強了保護力量。同時,北京市還加強了海外智慧財產權維權援助,制定了《北京市海外智慧財產權維權援助工作管理辦法(試行)》,並發布了《京津冀海外智慧財產權聯合指導工作規程》,指導成立京津冀海外智慧財產權保護聯盟,為企業的海外智慧財產權保護提供了有力支持。
智慧財產權行業現狀分析指出智慧財產權不僅是創新的保護傘,也是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重要橋樑。2024年,北京市在促進智慧財產權成果轉化方面採取了多項務實舉措。市智慧財產權辦公會議辦公室印發了《北京市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出台了6項促進專利轉化運用政策。此外,北京還獲批成立了新材料、5G等11家國家級產業智慧財產權運營中心,位居全國首位。2024年,全市專利開放許可聲明達到2996件,居全國首位。
為加強智慧財產權金融服務,市知識產權局、市財政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等部門多措並舉,推動相關企業平均降低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成本約37%。全年實現專利、商標質押登記總額163.47億元,同比增長55.41%。這些措施不僅促進了智慧財產權的市場化運用,還為企業提供了更多的融資渠道,推動了經濟的發展。
智慧財產權保護需要跨區域的協同合作。2024年,北京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三地智慧財產權部門及有關單位先後簽署了《京津冀智慧財產權快速協同保護合作備忘錄2.0》《京津冀海外智慧財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合作備忘錄》《京津冀版權領域戰略發展合作協議》等合作文件,進一步加強了區域間的合作。
在推動京津冀專利轉化對接方面,三地智慧財產權部門聯合印發了《深入實施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促進京津冀智慧財產權協同發展行動方案》,並舉辦了2024中國·雄安高價值專利大賽和京津冀智慧財產權運用工作推進會,為三地京津冀專利轉化運用先行區授牌。這些活動不僅促進了區域間的專利轉化,還加強了區域間的經濟聯繫。
北京在智慧財產權領域的國際影響力持續增強。2024年,北京成功舉辦了多項國際活動,包括第三屆「一帶一路」智慧財產權高級別會議、2024中關村論壇「全球智慧財產權保護與創新論壇」、2024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與智慧財產權保護專題論壇」等,展示了北京在智慧財產權領域的最新成果,分享了提升智慧財產權國際競爭力的經驗。
此外,北京還積極參與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全球科技集群百強榜發布、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智慧財產權促進可持續發展」高級別圓桌會議等活動,講述了北京智慧財產權故事。通過這些活動,北京不僅提升了自身的國際形象,還為全球智慧財產權保護貢獻了中國智慧。
2024年,北京市智慧財產權行政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多個典型案例展示了北京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的堅定決心和高效執行力。例如,北京市知識產權局處理的「用於汽車座椅的腳踏板」發明專利侵權糾紛案,體現了對製造、銷售關聯證據的精準分析,平衡了雙方當事人的舉證權利義務。北京市朝陽區知識產權局處理的「風管式恆溫恆濕空調機(室外機部分-超薄)」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糾紛案,對涉網絡專利侵權行為予以制止,為同類型案件辦理提供了指引。北京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總隊查處的侵犯青少年英文讀物著作權案,展示了執法部門依託「智慧文化執法平台」,運用動態風險監測和區塊鏈存證固證技術高效處理侵權案件的能力。
總結
2024年,北京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不僅在專利授權量、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等方面位居全國前列,還在跨部門協同保護、智慧財產權成果轉化、區域協同合作和國際影響力提升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2025年,北京將繼續深化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加強立體保護,提升公共服務質效,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為首都高質量發展和智慧財產權強國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更多智慧財產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智慧財產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