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農產品品牌建設成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關鍵力量。2025年,一系列聚焦農業產業升級、品牌培育的政策持續發力,為甲魚行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其中,在農產品區域品牌打造、質量標準規範以及市場拓展支持等方面的政策傾斜,對甲魚產業的各個環節產生深遠影響。在此宏觀政策環境下,漢壽甲魚作為湖南省著名的地理標誌產品,其品牌建設進程備受關注。深入剖析漢壽甲魚品牌建設的現狀、面臨的挑戰,並探尋切實可行的發展策略,對於推動漢壽縣農村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意義重大。
漢壽縣作為全國最大的甲魚種苗繁供基地和重要的商品鱉養殖基地,在甲魚品牌建設上已取得一定成績。
在養殖環節,漢壽甲魚採用 「回歸自然」 的生態健康養殖模式。一方面,常溫淡水養殖的方式,使得成熟後的甲魚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達到農業農村部無公害農產品的標準。另一方面,分級飼養,即將甲魚分為稚鱉、幼鱉、成鱉等多級分池飼養,並對公母進行分養,有效提高了交配成功率和受精率。此外,魚鱉混養、鱉稻共生等新興養殖模式也在不少企業得到探索應用。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甲魚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在加工領域,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生活節奏的變化,甲魚加工產品日益豐富。部分龍頭企業研發出醬板甲魚、清蒸甲魚等半成品加工食品;還有企業在多地開設甲魚特色餐飲連鎖店;甚至有企業跨行業開拓市場,針對孕婦、小孩、老人等特殊群體,開發出甲魚營養湯、甲魚麵條等產品。
品牌宣傳方面也有所行動。搭建了網際網路官方網站,對漢壽甲魚進行全方位介紹;藉助媒體力量,曾登上央視和湖南衛視等平台進行推廣;通過參加展會,如在第二屆中國(長沙)國際食品博覽會上榮獲金獎,提升了品牌影響力。
在品牌科研與銷售基地建設上,漢壽縣積極建設中華鱉國家級良種繁育基地,採用 「政府 - 行業協會 - 龍頭企業 - 養殖戶」 的品牌聯動模式。政府引導建成專業銷售市場,吸引多家龍頭企業入駐,逐步規範品牌發展。
儘管漢壽甲魚品牌建設有一定成果,但仍面臨諸多問題。
部分養殖戶品牌意識淡薄。由於漢壽中華鱉養殖周期長,受過去產業衝擊影響,一些養殖戶為追求利潤,用外地溫室甲魚冒充漢壽中華鱉,這種 「洗澡甲魚」 現象嚴重損害了品牌形象,降低了消費者對漢壽甲魚的信任度。
養殖技術標準化程度不足。現有的養殖技術規範已無法適應新形勢下的甲魚養殖需求,養殖戶分布分散,多憑藉個人經驗養殖,生產效益不佳,即便投入高額飼養成本,產品也難以達到驗收標準,只能低價銷售,影響了品牌價值。
產業鏈存在短板。甲魚產業的科研、生產、加工與銷售四大環節中,加工業相對薄弱。目前雖有深加工企業,但精深加工技術落後,尚未形成大型集團公司或合作經濟組織,產業鏈較短,限制了產業產值的大規模增長。
品牌保護手段欠缺。與陽澄湖大閘蟹、南縣小龍蝦等地理標誌產品不同,漢壽甲魚尚未建立產品質量溯源體系,消費者因擔心買到假冒偽劣產品,往往選擇其他品牌,導致漢壽甲魚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劣勢。
品牌定位不夠清晰。甲魚市場品牌眾多,同質化現象嚴重,漢壽縣內就有多個甲魚品牌,產品涵蓋低、中、高檔多個領域,使得漢壽甲魚品牌特色不夠突出,市場輻射範圍受限。
宣傳方式亟待創新。隨著時代發展,甲魚消費群體出現斷代問題,年輕人對甲魚了解不足。漢壽甲魚的宣傳還停留在過去,缺乏持續有效的宣傳推廣,難以吸引新的消費群體。
營銷渠道較為單一。漢壽甲魚主要依賴傳統銷售渠道,如專賣店、超市、水產市場以及酒店、餐館等的採購。在網際網路經濟蓬勃發展的當下,若不積極開拓新渠道,僅依靠本地市場,品牌建設將面臨困境。
品牌文化建設滯後。品牌文化能增強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同感和忠誠度,但漢壽甲魚在品牌文化方面缺乏挖掘和塑造,未能賦予品牌深刻的文化內涵,難以在消費者心中形成獨特的品牌形象。
為推動漢壽甲魚品牌建設,可從以下方面著手。
強化各方品牌意識。相關業務部門要加強質量安全監管,嚴格把控產品質量,並積極宣傳推廣。技術部門加大科研投入,保障種苗繁育、提純復壯等工作順利開展。行業協會和企業發揮帶頭作用,創新生產、宣傳、管理方式。養殖戶樹立長遠眼光,遵守養殖規範,確保甲魚品質。
全面推進養殖標準化。重新修訂養殖技術標準,成立專業人才小組進行技術指導與培訓。在養殖過程中,完善質量和生產標準,加強水質、餌料投放、疫病防控等方面的監測,做好養殖記錄,建立生產檔案,推動漢壽縣成為全國甲魚養殖標準化示範縣。
打造完整品牌產業鏈。推動水產養殖與水產品加工、旅遊業深度融合。一方面,做大做強市場反響好的深加工產品;另一方面,依託科研力量,開發具有藥用價值的新產品,如甲魚飲料、膠囊、酒等。同時,發展甲魚特色餐飲和旅遊項目。
落實監管責任。健全質量檢測體系,建設專業的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鼓勵各方參與投資。政府和行業協會加強監督,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制度,嚴厲打擊違規使用添加劑等違法行為,不定期進行抽樣檢驗。
拓寬監督渠道。建立產品質量溯源體系,讓消費者能夠查詢甲魚的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信息。優化媒體監督渠道,避免虛假廣告,增強消費者對甲魚產品廣告的信任度。
明確品牌定位。根據消費者需求、購買目的和消費顧慮,細分市場。本地和周邊市場聚焦高品質鮮活甲魚銷售,同時積極開拓北方和海外市場。
拓寬營銷渠道。在實體經營上,引導商戶集中連片經營,建立大型甲魚批發銷售市場。在線上經營方面,鼓勵有資質的主體在網際網路平台銷售,優化銷售界面,豐富產品種類,配備專業客服,完善發貨流程。
加強品牌文化建設。深入挖掘漢壽甲魚品牌的內涵,從生態養殖和文化情感入手,確定品牌文化。聘請設計師打造專屬的 logo、包裝和廣告語,展現品牌特色。將綠色農產品與當地文化相結合,傳播品牌價值。
在2025年甲魚行業政策的推動下,漢壽甲魚品牌建設機遇與挑戰並存。目前,漢壽甲魚在品牌建設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也面臨品牌意識不強、養殖技術不規範、產業鏈不完善、品牌保護不足、定位不清晰、宣傳營銷滯後以及品牌文化缺失等問題。通過強化品牌意識、推進養殖標準化、完善產業鏈、加強監管、拓寬監督和營銷渠道、明確品牌定位以及建設品牌文化等一系列措施,整合各方力量,漢壽甲魚有望突破發展瓶頸,實現品牌的做大做強,進而推動漢壽縣農村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迎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更多甲魚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甲魚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