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2005年我國苯酚產量為44.33萬噸,進口量為29.13萬噸,表觀消費量為73.46萬噸,自給率達60.3%。由於上海高橋及藍星哈爾濱兩套新建/擴建裝置分別於2005年2季度和4季度正式投產,使國內苯酚市場供給能力有較大提高。預計2006年,我國苯酚市場需求形勢不容樂觀,市場平均價格將會低於2005年的水平。
2005年國內苯酚進口總量為29.13萬噸,較2004年增加約1萬噸,進口依存度約為40%。進口量來源最多的是歐洲,其餘依次為亞洲和美國。
我國苯酚下游需求主要集中在雙酚A、酚醛膠、電木粉等領域。近幾年傳統消費領域出現一定滑坡,一方面是原料價格過高造成下游開工不足,以及替代品的使用損失了部分需求量;另一方面是受到夏季限電、環保治理以及運輸限制等因素的影響。但從總體趨勢看,國內苯酚市場需求保持高速增長。自1990年以來,我國苯酚表觀消費量大約5年左右上一個台階;2000年後需求增長加快,大約每兩年上一個台階。2005年表觀消費量較2004年增長12.84%。
預計2006年,我國苯酚市場需求形勢不容樂觀。首先是苯酚產品的持續高價迫使部分行業廣泛使用替代品;其次是今年國家固定資產
投資額大幅減少,對於與建築
建材業息息相關的苯酚下遊行業不利;此外環保要求也限制了部分染料行業的需求。總體上看,2006年國內市場需求增長點主要還是在傳統的樹脂行業,用於磨擦材料、
耐火材料生產的苯酚將逐漸成為新的需求亮點。預計2006年國內市場需求增速在5%以內,下游產品對苯酚市場的需求將會在未來2~3年後顯現。
價格方面,從石化行業周期性走勢判斷,2004~2005年國內苯酚市場的價位已達到近10年來的最高水平,在高成本以及市場需求的支撐下,預計2006年國內苯酚市場仍將保持在較高水平運行。但由於部分新建及擴建項目的完成,國內苯酚市場供應緊張的局面將會顯著緩解,因此預計2006年苯酚市場的平均價位將會低於2005年的水平。
專家認為,目前影響國內苯酚市場走勢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高油價可能延續至2008年。2006年世界原油市場價格還有可能大幅走高,亞洲原油價格將追隨歐美市場上揚。二是世界石化產品價格和毛利將呈下降趨勢。目前世界經濟處於較快發展時期,同時全球石化產品供應偏緊的局面並沒有發生根本改變,因此2005年世界石化市場仍處於行業周期的景氣階段,但最高峰已經過去,2006~2008年國外大公司在中東和亞洲地區新建或擴建乙烯裝置將投產,預計到2008年世界乙烯生產能力將比2004年增加2173萬噸/年,年均增幅達到4.9%;同期,世界市場對乙烯的需求將保持穩定增長,年均增幅為4.5%,低於乙烯產能的增速。估計本次景氣階段將持續到2006年上半年,之後石化產品價格和毛利總體將呈下降趨勢。三是苯酚市場平均價格將下跌。預計2006年,國內苯酚市場仍將保持一定的需求增速,其中市場需求量可達78萬噸。但與此同時,國內苯酚產能將有大量擴增,預計2006年國內苯酚總產量可增至52.5萬噸,市場供需缺口在25萬~30萬噸。因此專家認為,2006年國內苯酚進口市場環境仍將較為嚴峻。由於受亞洲地區諸多擴產項目將集中投產等因素影響,苯酚市場價格的震盪還可能會繼續加劇,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預計2006年苯酚市場全年均價、產品利潤率均將低於2005年。
更多苯酚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苯酚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