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國海關統計,2007年1~4月我國紡織機械進出口總額為20.6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4.68%。其中,紡織機械進口15.56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33.44%,2006年同期增速為0.45%,進口增長明顯加速。
由近幾年我國紡織設備進口情況看,隨著我國紡織工業的不斷發展,促進了紡織行業對設備的需求,我國紡織企業進口裝備一路攀升。但自2004年開始,受到國家宏觀調控和能源電力資源的制約,我國紡織行業對設備需求受到抑制,進口開始下降。但自去年以來,我國紡織設備進口又有小幅增長,今年更是增速明顯。我國紡織設備進口為何升溫,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理事長高勇在分析紡機產品市場需求變化時分析了其中的根本原因。無論是國產高檔設備的旺銷,還是進口設備的增長都是源於一個原因:紡織行業更新改造的需要。
下圖是近幾年我國紡織設備進口金額情況。
五類紡織設備進口增長快
紡織行業在經歷了前幾年的高速發展之後,最近兩年新投資的企業已經非常理性。行業的更新改造一方面是產業升級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東部地區人工成本、土地成本日益增加的產業環境迫使企業做出的必然選擇。他們傾向於自動化程度高、用工少、能夠提高產品差別化率的設備。從我國紡織機械產品按大類看,2007年前四月六類紡織設備進口中除化纖設備進口下降以外,其他五類設備進口都增長較快,尤其是紡紗設備進口增長更快,其中平織機、精梳機、環錠紡紗機、自動絡筒機、片梭織機、噴氣織機等都有較快增長。
針織機械:2007年1~4月我國針織機械進口4.59億美元,同比上升49.09%。進口數量12526台,同比增長17.44%。其中:
平織機進口用匯32905萬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8.59%。進口數量7157台,同比增長35.32%。
織機:2007年1~4月我國織機進口金額為2.83億美元,同比增長37.29%。進口數量為7826台,同比增長27.15%。其中:
片梭織機進口額1197萬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4.85%。進口數量127台,同比增長284.85%。噴氣織機進口19324萬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5.6%。進口數量5392台,同比增長41.52%。片梭織機增幅最高,進口數量金額都比去年同期增長了二倍多,主要原因是隨著產業用紡織品的銷售趨熱,企業對適應寬幅、使用壽命長、能耗低、效率高的片梭織機需求開始增長。
紡紗機械:2007年1~4月我國紡紗機械進口金額為2.77億美元,同比增長57.14%。數量為3317台,同比增長37.24%。其中:
精梳機進口用匯769萬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1.88%,進口數量255台,同比下降31.82%。環錠紡紗機進口用匯1015萬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9.33%,進口數量40台,同比增長90.48%。自動絡筒機進口用匯10120萬美元,同比增長62.09%,進口數量1214台,同比增長117.56%。
印染和後整理機:2007年1~4月我國印染和後整理機進口金額為2.50億美元,同比增長28.03%。
紡機零配件:2007年1~4月我國紡機零配件進口金額1.71億美元,同比增長39.57%。
化纖機械:2007年1~4月我國化纖機械進口金額為0.82億美元,同比下降15.71%。進口數量為551台,同比下降32.31%。
三大供應市場俱增長
進入「十一五」以後,我國紡織行業規模擴張的勢頭逐步放緩,而更新改造的需求進一步增加。因此在國產設備不能達到要求的情況下,我國企業主要從紡織機械強國和地區進口紡織設備。
我國紡織設備的供應市場主要是歐盟、日本、台灣、瑞士、韓國等紡織機械強國和地區,今年1~4月我國進口紡織設備用匯超過1億美元的有三大市場,歐盟、日本、台灣,占我紡織設備用匯的85%。
歐盟市場:歐盟市場是我國紡織設備進口第一大市場,也是我國更新改造設備尋求先進機械的首選市場,其中從德國、義大利進口較多。今年1~4月我從歐盟進口設備增長也較快,前四月進口用匯7.17億美元,同比增長38.53%。
德國是著名的紡織機械生產大國,也是我國紡織機械進口的主要國家。2007年1~4月我國從德國進口紡織機械用匯4.37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5.15%。其中,從德國進口用匯最多的是針織機械和紡紗機械。
2007年1~4月從德國進口紡織設備大類表
日本市場:日本是我國紡織設備進口的傳統市場,2007年1~4月我國從日本進口紡織機械用匯4.93億美元,占全部紡織設備進口用匯的32%,比上年同期增長39.06%。其中,從日本進口用匯最多的是織機和針織機械。
從日本進口織機4715台,比上年同期增長24.14%;進口用匯1.46億美元,同比增長20.39%。針織機械進口4370台,同比增長40.79%;進口用匯1.68億美元,同比增長78.36%。
台灣市場:台灣也是我進口紡織設備較多的市場,今年1~4月我國從台灣進口紡織機械用匯1.05億美元,占全部紡機產進口品用匯的7%,比上年同期增長12.33%。其中,從台灣進口用匯最多的是印染和後整理機、針織機械和紡機零配件。
從台灣進口印染和後整理機用匯6764萬美元,同比增長44.94%。針織機械進口1164台,同比下降46.78%;進口用匯1142萬美元,同比下降47.85%。紡機零配件進口用匯1027萬美元,同比增長28.97%。
私營企業增長迅猛
隨著紡織行業的發展,我國私營紡織企業也呈現快速發展趨勢。近年來,私營紡織企業對紡織行業發展前景看好,加大力度引進國外技術含量較高的紡織機械產品進行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
據海關統計,今年1~4月我國紡織設備進口用匯最多的是四類企業,這四類企業就占我紡織設備進口用匯的93%。外商獨資企業占31%,私營企業占27%,國有企業占21%,中外合資企業占14%。
2007年1~4月我國外商獨資企業、私營企業、國有企業和中外合資企業進口紡織設備用匯分別為4.77億美元、4.21億美元、3.26億美元和2.22億美元。這四類企業進口設備用匯都比上年同期增長,而其中只有私營企業增長最為迅猛,同比增長115.03%。
我國私營企業紡織設備進口用匯以針織機械、織機和紡紗機械比較多,而化纖機械雖然用匯不多,但增長最快,增幅達到403.93%。
2007年1~4月私營企業進口紡織設備大類表
(
陸健)
更多紡織設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紡織設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