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服裝紡織機械行業分析報告 >> 紡織機械行業2016年發展趨勢:機器換人成必然趨勢

紡織機械行業2016年發展趨勢:機器換人成必然趨勢

2016-09-20 16:05:38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紡織工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傳統支柱產業,要適應巴黎協定下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趨勢和要求,順應國內氣候治理政策、技術、市場變革,儘快走出一條低碳、綠色和循環發展的轉型升級之路。新疆現已成為我國紡織工業發展非常重要的區域,要把紡織工業走上規範化、綠色發展的任務和路線,貫徹落實到新疆紡織行業的建設和發展之中,把新疆紡織產業建成綠色生態產業,為新疆經濟和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中國紡織經濟經歷了30年的高速發展,廉價的人力資源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是我們的優勢,無紡機械設備等,作為經濟發展的主體之一,製造業面臨轉型升級的問題。人口紅利的消失,生產成本的增加,新一代農民工更加注重自身權利的意識,中國紡織產業發展面臨著改革。

  雖然中國已經成為紡機製造大國,但紡機製造水平還不高,所以企業必須加快轉型,提高技術性能。低檔產品技術含量、附加值低、勞動力成本高、生產效率低的現狀已經不符合目前的市場需要,不適應企業未來的發展,紡機產品轉型升級是大勢所趨。

  2016-2021年紡織機械設備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表明,中國紡織產業轉型方向無疑是通過技術的進步和勞動力素質的提高來實現轉型升級。企業通過提高生產效率,增加效益,趕上或超過生產成本的增加,這才是轉型升級的意義,「機器換人」就是一條途徑。

  業內相關人士表示,紡織企業使用高速、智能化以及大容量紡機裝備可以減少用工,提高效率。由於目前全球棉花等原料不足,高檔紡織機械設備能充分利用纖維、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未來5-10年時間,這種需求趨勢將更加明顯。

  在整個機器人產業鏈上,主要的上游關鍵零部件、中游設備製造廠和下遊行業應用這三大塊中,國內企業目前主要集中為系統集成商,實現下游應用,即通過對國外採購的機器人,為下遊客戶進行相應的方案設計,實現利潤。而產業鏈上游無核心零部件製造商支撐,關鍵零部件方面仍遠遠落後於外國企業,因此長期受制於人。

  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國內企業在減速器這一機器人關節部位的關鍵元器件普遍依賴於進口,「減速器是制約國產工業機器人成本的重要因素,研究減速器,不僅僅需要好的設備,更要有好的材料和工藝,材料需要絕對的耐磨。而這些不是一時半會兒可以趕上國外的技術的。」

  紡織機械機器換人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近來,一股智能裝備替換勞動力投入的「機器換人」熱潮,正在席捲浙江、廣東、江蘇等製造業發達地區,引發各方關注。據悉,僅浙江省嘉興市今年就將實施「機器換人」企業800家、技改項目800個,減少用工8萬人;廣東省廣州市前不久作出規劃,計劃幾年內就讓工業機器人廣泛應用於全市八成以上的製造業企業。

  一個半月前,紹興金匯紡織年產3000萬米滌綸面料技改項目上線,新購置的260台新型噴水織機、9台扦經車、26台絡絲車、260台倍捻機全部投入使用,預計年增銷售額2億元,淨增利潤5個百分點。

  在南潯區年初排定的100家「機器換人」企業中,目前,80家已經開始改造,40家已經投入使用。眼下,「機器換人」已覆蓋電梯、電機、電磁線、紡織、木業等五大行業,通過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這些企業逐漸實現自動化生產,降低用工和生產成本,提高了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據統計,全區1至4月工業性投入28.06億元,工業技改投入15.69億元,設備投資11.1億元。

  據預測,「十二五」期間,將是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市場需求量將以每年15%至20%的速度增長。去年底召開的省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我省將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全面推進「機器換人」。2016年5月,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印發了我市「機器換人」專項行動方案,同時公布了首批「機器換人」示範企業12家、試點企業28家。

更多紡織機械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紡織機械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