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有機原料行業分析報告 >> 煤制烯烴產業漸顯後發優勢

煤制烯烴產業漸顯後發優勢

2011-03-03 15:49:0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現代煤化工產業的蓬勃興起是近年來石油和化工行業的一大熱點和亮點,其中煤制烯烴工業更是作為現代煤化工產業的代表而備受關注。我國煤制烯烴產業在技術領域有什麼最新進展和突破?「十二五」期間實現可持續發展迫切需要解決哪些問題?作為國內煤制烯烴技術的拓荒者之一,全國人大代表、陝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華煒對業界關注的問題作了回答。

    近年來,國內煤制烯烴產業技術不斷取得新突破。由陝西煤業化工集團公司、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和中國石化洛陽石化工程公司聯合自主開發的甲醇制烯烴(DMTO)技術,2010年8月在神華包頭煤制烯烴工業化示範裝置上成功應用。裝置投運後,甲醇單程轉化率、乙烯和丙烯的選擇性等主要技術指標都超過了預期的水平,這充分證明了這項技術的先進性和可靠性,極大地鼓舞和堅定了我們發展煤制烯烴的信心和決心。

    這個示範裝置是全球首套,DMTO技術成功應用後引起了國內外的高度關注。我們合作三方在第一代DMTO技術的基礎上繼續加大攻關力度,2008年就開始組織新一代甲醇制烯烴技術(DMTO-Ⅱ)的開發,通過優化技術性能,實現甲醇制烯烴技術再創新。經過兩年的積累和準備,2010年四五月間完成了萬噸級工業化試驗,並於6月26日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技術鑑定,成果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新一代技術每噸烯烴產品甲醇原料單耗降低10%以上,經濟性顯著提高。今年初,DMTO-Ⅱ技術還入選由中科院和工程院兩院院士評選的2010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

    從目前煤制烯烴工業化示範裝置運行情況來看,甲醇制烯烴在技術上已不存在問題。但畢竟運行時間還比較短,相關實測數據還需要進一步觀察,同時業界也出現了一些對其經濟性質疑的聲音。就我們目前掌握的情況,在煤炭價格為550元/噸時,採用DMTO技術的煤制烯烴完全成本(指沒有聚合的乙烯、丙烯單體的成本,下同)可以控制在8300元/噸,與國際原油價格60美元/桶所對應的石油制烯烴完全成本相當。而如果採用DMTO-Ⅱ技術,煤制烯烴的完全成本可以進一步控制在7800元/噸。因此,在現有的煤炭和石油價格條件下,煤制烯烴尤其是採用DMTO-Ⅱ技術的煤制烯烴產品,比石油路線有明顯的經濟優勢。

    煤制烯烴產業的「十二五」發展備受業界關注。目前,全國各地競相規劃建設甲醇制烯烴工業化項目,甚至出現了盲目發展的苗頭,這應引起我們高度重視。作為我國現代煤化工產業的重要內容,科學發展甲醇制烯烴產業應解決技術、規劃和市場三大問題。

    首先,要繼續加大煤制烯烴技術研發力度,在當前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基礎上不斷優化工藝和催化劑性能,進一步提升技術水平和經濟性。同時積極鼓勵研發企業抓緊組織新一代甲醇制烯烴技術工業化示範,為煤制烯烴產業技術升級準備條件。

    其次,要從煤炭資源、水資源、環境容量、物流條件等四個主要限定條件綜合考慮,統籌規劃、科學布局我國煤制烯烴項目,選擇最有優勢的地區和企業穩健發展煤制烯烴產業,切忌一擁而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和浪費。

    國家要制定相關政策,積極引導煤制烯烴項目按照規模化、園區化、集群化的原則,走安全、經濟、環保的循環經濟發展道路,確保產業良性發展。

    再次,雖然煤制烯烴產品目前較石油路線具有明顯的經濟優勢,但我們仍然要密切關注國內煤炭價格波動和海外石油乙烯和丙烯產能迅速增加帶來的市場風險,穩健發展煤制烯烴,絕不能盲目過度發展,以致造成新的過剩。

    因此,建議中央和地方政府繼續加大相應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勵和引導有實力的企業建立科技創新體系,加快推進新型煤化工技術研發、優化和產業化應用進程,推動煤化工產業技術升級和結構調整,促進現代煤化工產業可持續發展。

更多煤制烯烴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煤制烯烴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