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第二大鋼鐵生產國和第一大鋼鐵出口國,日本3月11日遭遇的9.0級強震對其鋼鐵產業的影響可想而知。
據相關媒體報導,日本新日鐵等三家鋼鐵製造商位於東京灣的5個煉鋼廠遭遇結構性破壞,並且短期內無法恢復,停產時間可能長達6個月,預計影響國際市場2200萬噸鐵礦石需求量。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中國鋼鐵行業或將從日本災後重建和替代日本鋼材出口兩方面獲益。受此影響,國際鐵礦石市場或適度「降溫」,我國高附加值鋼材出口迎來利好,預計國內鋼材價格上半年重回上漲通道,我國鋼鐵企業的生產空間進一步改善。
或影響3000萬噸粗鋼產能
2010年,日本粗鋼產量接近1.1億噸,同比增長25%,創造了43年以來的最大增幅,粗鋼產量僅次於中國,列世界第二位,然而這一強勁增長勢頭可能在今年出現拐點。
根據日本鋼鐵企業的公開信息,本次強震或直接影響新日鐵等日本三大鋼廠約2600萬噸粗鋼產能,預計影響全國鋼鐵產能3000萬噸。從產品結構來看,板材和管材等將受到較大的衝擊。
其中,日本第二大鋼廠JFE下屬千葉廠和京濱廠受影響的粗鋼產能達到800萬噸,占其總產能的比重接近25%,主要涉及薄板、中厚板、不鏽鋼和鋼管。
住友金屬所轄鹿島廠已經停產,預計影響產能約800萬噸,主要包括薄板和中厚板。
新日鐵屬下釜石廠因部分車間被洪水淹沒而暫停生產,預計線材產能將受到一定影響;君津廠一座高爐受損,該廠去年產量達到786萬噸,主要涉及薄板、中厚板、線材、型材和不鏽鋼;室蘭廠由於設施嚴重受損無法生產,該廠去年粗鋼產量達到137萬噸,其生產的棒線材產品將受到影響。
日本第四大鋼廠神戶制鋼距離震源較遠,受到的影響有限。日本第五大鋼廠東京制鋼在宇都宮擁有一家公司,且距離震源較近,可能會遭受一定影響。位於東北地區和關東地區的一些小鋼廠,也會受到此次地震的直接影響。
另據媒體報導,本次地震還嚴重損害部分與鋼廠毗鄰的港口。由於日本鋼廠需要依靠港口進口原料和出口鋼材,在港口尚未修復之前,鋼廠的正常生產也許無法順利進行。
此外,受到海嘯的間接影響,東京灣部分鋼廠的礦石廢鋼碼頭無法使用,預計總計影響約1600萬噸粗鋼產能,占日本去年粗鋼產量的14%,在全球粗鋼總產量中的比重為1%。
事實上,本次地震已導致抗震級別較高的核電站發生核泄漏,對於具備一定抗震能力的普通鋼廠來說,如此強震的打擊更加難以承受。一位業內工程評估師表示,通常情況下,如果鋼廠的高爐和轉爐在生產過程中發生事故,需要6~10個月的維修時間。如果重建,可能需要幾年時間。
據初步判斷,受本次地震影響的鋼廠可能停產6個月以上,每個月減少250萬噸的鋼鐵產量,大約占到正常產量的30%,累計減產幅度達到1500萬噸。
我中高端鋼材出口將受益
作為全球最大鋼材出口國,去年日本共出口鋼材4340萬噸,約占其總產量的45%,主要出口品種包括鍍鋅板、冷卷、中厚板、電工鋼和不鏽鋼等,應用領域涉及汽車、家電和造船等行業。
「我的鋼鐵」分析師魏增敏表示,在此次日本強震中,受影響最大的鋼材品種為薄板和中厚板,其次是線材,不鏽鋼、型材和鋼管產能也將受到一定影響。由於本土鋼廠遭受破壞,日本高附加值鋼材出口中斷的空缺有望由中國進行彌補,我國中高端鋼材出口將迎來利好。據估算,如果日本粗鋼、汽車等產量減少帶來的供求缺口全部由中國填補,我國粗鋼產能利用率將提高2.9個百分點,有利於進一步改善中國鋼鐵行業的供求關係。
「尤其是冷熱軋寬幅帶鋼和鍍鋅鋼板,去年日本在這一領域的出口量超過1400萬噸,這些產品的價格可能出現階段性上揚,且漲幅較大。」一位業內分析人士表示,寶鋼、武鋼、馬鋼等具有中高端鋼材生產能力的鋼鐵企業將因此獲益。
另據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共進口鋼材1643萬噸,其中從日本進口778萬噸,占比高達47%。業內分析人士表示,短期內日本強震可能對我國鋼材進口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尤其是高端汽車板材和特殊鋼等品種。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地震使日本汽車產業遭受重創。日本三大汽車廠商豐田、本田、日產共有22家工廠關閉。考慮到我國從日本進口軸承鋼和核心配套件較多,我國機械、電子、汽車等相關產業生產可能受到間接影響。
更多鋼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鋼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