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 旗下半導體產業研究團隊新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所謂的「智能系統(smart systems)」──內含可編程處理器核心、高階作業系統以及連網功能的裝置──將在2015年消耗超過125億顆處理器核心,為處理器市場貢獻1,000億美元以上營收;該數字是 2010年處理器核心出貨量的兩倍以上。
根據IDC預測,到2015年,運用再智能系統內的微處理器核心數量會是PC的六倍以上;該機構也預測,在2015年~2020年之間,智能系統所消耗的處理器核心數量將會加倍成長,達到246億顆的規模。
IDC分析師Shane Rau 表示,該公司的調查是期望真實反映智能系統市場的情況;所謂的智能系統似乎已經成為無所不在的流行語,但一般的定義界線卻很模糊。而包括智能電錶、智能電網、智慧型手機與智能電視等等,正逐漸成為電子零組件銷售的重要推手。
「智能型系統的故事,是關於那些我們傳統上稱為嵌入式系統技術的進化過程;」Rau表示:「我們正在做的,是將擁有所有這些元素(處理器、作業系統、連結性)的系統市場量化。」該公司並將於近日舉行的一場研討會上發表詳細的智能系統市場調查結果。
IDC表示,除了採用可編程微處理器或系統單晶片(SoC),以及高階作業系統;嵌入式系統進化為智能型系統的一個關鍵步驟,是具備透過網際網絡協議(IP)與人或是其它系統通訊的能力。該機構估計,除了手機與PC,其它具備IP連結能力的嵌入式系統出貨量,將由2010年的14億台,在2015年成長至33億台。
此外IDC也預測,到2015年,連網嵌入式系統33億台的出貨量,會超越同時間的PC出貨量六倍;而該機構認為,PC與智慧型手機使用者所習慣的功能性、易用性與連結性,將會蔓延到各種嵌入式系統,包括能源、工業系統、汽車、通訊等現代社會的基礎設施。
更多智能系統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智能系統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