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陸上勘探程度加大,常規油氣田的重大發現呈減少趨勢,而近年來海上,特別在深海的成功勘探則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開拓者。
深水油氣勘探正在升溫
長期以來,人們按照地理上通用的大陸架的下限200m水深作為淺、深水的分界。在科技快速發展的基礎上,人們克服水深困難,探索油氣的步伐呈加速度進展。1949年海上鑽井僅能在5m深處施展,人們用40年的時間發展到100m水深,此後用20年達到2000m深的海域,用10年的時間又進到了3000m,2001年韓國完成的Deepwater Horizon號可在3000餘米水深鑽深達萬米的井。深水油氣勘探的範圍除南北極以外遍布各大洋的18個深水盆地。目前韓國大宇造船和海上工作公司正為BP公司承建可在萬米水深作業的鑽機。
深水勘探雖然僅有20多年的歷史,但油氣儲產量迅速增長。深水儲量占海洋油氣儲量12.3%,它主要分布在墨西哥灣,巴西和西非(主要是安哥拉和奈及利亞)三區。這個地區被稱為深水油氣勘探開發的「金三角」。
從更多地占有儲量,更快地搶占未來石油科技制高點出發,各大型跨國公司都投巨資於深水勘探開發。2002年初BP的深水油田資產價值已超過240億美元。BP、埃克森美孚、殼牌、巴西等10個大公司擁有深水儲量的73%。
我國海上油氣發展步伐應加快
在我國,
石油工業經歷了從石油到油氣並舉,從陸上到陸海並重的發展過程,海洋油氣相對滯後。受客觀條件的限制,近年來我們才開始在珠江口、瓊東南等盆地向200m以下的水域探索並與台灣的石油公司合作勘探以深水為主體的台西南盆地。而對南海主體的深水區,還僅只進行路線概查和局部地區的地球物理普查。即使在近年我國石油工業大力進行國際開拓的進程中,海洋石油仍是一個明顯的薄弱環節,因此有必要大聲疾呼,必須突破近海的局限並大踏步地進入世界海洋石油市場。
在我國的深水水域中,只有南海有較好的油氣遠景。但南海西緣,特別是南緣的大陸架及相鄰的上陸坡已被一些鄰國非法侵占勘探開發。作為第一輪勘探目標的大中型油氣田多被發現並投入高速開發,實現我國參與其中「共同開發」的可能性較小。只有南海北部陸坡和南海中的深水盆地無爭議或爭議相對較小,特別是還未被其它國家實施鑽探。而南海中央海盆以南的這些深水海域主體是破碎下沉和大陸殼,中、新生代海相沉積發育,有進一步探索的必要。如果我們不在近年內對這些深水區進行勘探(特別是鑽井),就會喪失時機,使我國在保護南海海域主權上處於更加被動的地位。而在有爭議的情況下,必須考慮以我國的石油公司為主體才能實施上述的勘探工作。
全面進入國際海洋油氣市場
海洋石油的國際運作是世界石油市場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這個市場從運作的對象包括上游的勘探開發到下游的運輸煉化;從運作的方式上看包括勞務服務、區塊勘探開發和項目承包;從運作的手段上看可以獨資、但更多的是合資;從獲得油氣產品的渠道看包括合同分成中的份額油氣,但更多的是
期貨和現貨市場,獲得的可以是原油和各種油品。
我國早在1990年代就已用購買的物探船在外國熱點海區進行作業,但總的看來,投入的領域還較狹窄,運作的力度也遠遠不夠。不僅中海油和中石化、中石油等傳統的大石油公司,而且其它有資格的石油進出口公司、
金融和企業集團都可以進入國際海洋石油市場。在這方面不應有,也不可能有政府設定的壟斷。
向全球開放的、日益活躍的海洋油氣市場進軍,為中國提供市場和機遇。形勢逼迫我們,也呼喚我們更大踏步地進入海洋油氣市場。
更多海洋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海洋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