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狀:降價的蝴蝶效應
「2010年全球電子閱讀器銷量會再翻一倍有餘,達到930萬台,2011年達到1621萬台,2012年這個數字將升至2278萬,中國也將在2010年占到全球電子閱讀器市場份額的30%。」這是2010年漢王對整個電子閱讀器行業的預測,這些數字讓電子閱讀器這個行業看起來很美。一年後的今天,當年的預言猶在耳旁,但市場的實際狀況卻讓當初美好的夢想幻滅統計顯示,2010年全球電子閱讀器銷量為660萬台,僅達到漢王預期的2/3,而中國銷量為103萬台,只是預期的1/3。
降價在所難免。今年5月,漢王科技將旗下產品的價格全線下調15%至40%,最便宜的一款產品N510僅售599元。6月28日,盛大宣布其電子閱讀器Bambook從999元直接降到499元,並表示,盛大將6英寸電子墨水屏帶有Wi-Fi功能的電子閱讀器Bambook帶入499元時代,今後還會在這個價位持續推出新品。沒過幾天,紐曼又宣布把電子閱讀器的價格降到488元。
是市場競爭使然也好,是清理庫存為推新品的策略也罷,電子閱讀器降價只是個序曲,其後將會對整個產業帶來怎樣的蝴蝶效應還不得而知,但電子閱讀器的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已經是個不爭的事實。易觀國際分析指出,2010年電子閱讀器銷量低於預期,2011年電子閱讀器增速將放緩。
問題:產業鏈的本末倒置
是什麼原因讓電子閱讀器在2010年給了市場驚鴻一瞥後,又在今年迅速走向遲暮之年?
產業鏈的本末倒置是造成電子閱讀器黯然失色的根本原因。提到成熟的產業鏈和商務模式,就不得不提到亞馬遜的kindle。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亞馬遜是一個服務提供商,它的電子閱讀器kindle是實現其服務的載體,並且在國外市場上,kindle的價格一直在降,今年聖誕節前甚至將低於100美元,而盈利主要依靠的是網上商城的書籍內容銷售。這種服務驅動市場被證明是一個可行的路數,從今年4月開始,亞馬遜售出的電子閱讀器數量已經超過了紙質書籍,花旗集團預計,今年亞馬遜電子閱讀器的銷量將達到3.1億台。如果按照平均每台9.99美元的價格來計算的話,內容的出售將為亞馬遜帶來30億美元的收入。
但是,國內電子閱讀器行業走的卻是和亞馬遜完全相反的道路。國內企業主要把硬體作為市場驅動力,內容只是硬體的附加服務。術業有專攻,漢王、紐曼都是依靠數碼硬體起家的,即使在推出電子閱讀器的同時,加快對文學網站的收購步伐,也彌補不了其在內容經營上的「不專業」。盛大雖然將專業內容平台盛大文學作為內容補給的優勢,但是定位於年輕、低端市場的網絡文學,並不能夠說服用戶心甘情願地買單,並且,過多地依靠網絡文學資源,也不足以有力推動終端的銷售。這些因素都讓其在推動終端銷售上顯得非常乏力。此外,在市場推廣策略上,用戶看到的更多的是針對終端的廣告,而鮮有獨家、優質的內容宣傳。
前有漢王,後有盛大、紐曼,電子閱讀器企業近日接連宣布降價,讓電子閱讀器的價格跑步跌入500元時代。這一舉措和2010年電子閱讀器的高調與意氣風發形成了強烈的反差,讓人不禁擔憂電子閱讀器是否已近遲暮之年。
更多電子閱讀器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子閱讀器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