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是我國最主要的一次性能源,約占我國能源消耗量的70%。煤炭中通常含有0.25-7%的硫,在燃燒過程中生成的SO2隨煙道氣排入大氣,造成酸雨。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工業化水平的顯著提高,煙氣脫硫、脫硝已迫切成為我國「節能減排」的一項重要工作。我國是一個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的發展中大國,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每年直接用於燃燒的煤炭達12億噸以上,儘管出台了一系列強有力的節能減排措施,我國的SO2排放量在經歷了持續增長之後還是排在了世界第一位。「十一五」期間,國家提出的SO2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礎上削減10%的目標,經過國家一系列的重大政策措施和各級政府及環保部門的不懈努力已經提前實現。
脫硫報告中指出,近年來,我國對於SO2排放的重視程度和治理力度,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截至2008年,我國火電煙氣脫硫裝機容量超過3.63億千瓦,約占火電總容量的60.2%,超過了已開發國家的脫硫比例。據不完全統計,到2009年底,國內已建成的煙氣脫硫機組容量達到4.65億千瓦,與2008年底相比增長了11%。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在今年2月舉行的「2010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提出,截止2010年底,確保新增燃煤電廠脫硫裝機容量5000萬千瓦。
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煙氣脫硫市場,脫硫產業從只有幾家企業的小規模起步,發展到如今僅年新增需求就達100多億元的市場。
更多脫硫系統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脫硫系統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