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化學藥行業分析報告 >> 磺胺類藥出口前景看好

磺胺類藥出口前景看好

2005-06-24 07:49:0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磺胺類藥物是20世紀30年代被發現的能有效防治全身性細菌性感染的第一類化療藥物,是人工合成的應用最早的化學藥品之一。我國於20世紀40年代開始生產磺胺類藥物,在20世紀中後期一度成為人們主要的抗菌消炎用藥。雖然在臨床上現已大部分被抗生素新品種取代,但由於磺胺藥對某些感染性疾病(如流腦、鼠疫)具有療效較好、使用方便、性質穩定、價格低廉等優點,故仍在抗感染藥物中占有一席之地。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磺胺類藥物的出口市場開始呈現上升態勢。 

    低端市場稱雄仍有生存空間  
    進入20世紀80年代中期,磺胺類藥物在抗感染類藥物市場上的風頭逐減。由於頭孢類、喹諾酮類、大環內酯類等新的抗感染藥品不斷出現,磺胺類藥物在抗感染類藥物市場的份額每況愈下。康易醫藥商情網數據顯示,我國2004年磺胺類藥物僅占抗菌藥物市場0.4%的份額,位於喹諾酮類(76.8%)、其他抗菌藥(21.18%)和抗分枝桿菌類(1.98%)之後。  

    不良反應是磺胺類藥市場逐漸萎縮的另一個原因。磺胺類藥物的不良反應包括胃腸道反應、過敏反應、骨髓功能抑制、血液系統反應等,一些患者還出現藥物熱和皮疹,嚴重者可發生多形性紅斑、剝脫性皮炎等,少數患者還可能出現骨髓抑制現象(血小板減少、白細胞下降、血紅蛋白尿、溶血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等)。  

    市場利潤趨薄也使得生產磺胺類藥物的企業減產或停產。據廣州光華藥業銷售部鄧部長介紹,雖然該企業的磺胺類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但由於生產成本高於市價,已不再是主力品種。以該企業產品百炎淨為例,成本在1.3元/盒,市價卻僅為0.8元/盒。該品以前每月銷量曾經達到10萬盒,但2004年通過醫院渠道的全年銷量僅有6萬盒,而且70%~80%的市場局限在廣東地區。  

    雖然存在較多不利因素,但因磺胺類藥物具價格低廉、療效確切的特點,目前仍然占有一定的市場地位,尤其是在中低收入人群當中占有相當部分市場份額。以雙鶴的增效聯磺片為例,零售價為1.5元~1.8元/袋之間,用於對磺胺類藥物效用明顯的鏈球菌感染等疾病的治療,所需費用相當有限。某生產企業近期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中小城市零售藥店、廠礦醫院以及縣級以下鄉鎮衛生院、診所、藥店是當前國內磺胺類藥物的主打市場。中小城市的低收入人群仍把該類藥物作為主要抗感染藥物。磺胺類藥物現在主要用於尿路感染、諾卡放線菌病,與乙胺嘧啶合用治療弓形蟲病,代替青黴素預防風濕熱,作為腦膜炎球菌感染的預防藥,用於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灼傷以及而氯喹的惡性瘧原蟲感染等。  

    在中國醫藥市場,抗感染藥物的銷售額已經連續多年居首位,但磺胺類藥物的年銷售額卻在不斷下降。2003年和2004年的有關統計數據顯示,國內磺胺類藥物的年銷售額由8億元降為7億元,其中,複方新諾明年銷售額下降,增效聯磺的年銷售額稍有上升。  

    有專家認為,磺胺藥抗菌譜廣,給藥方便,口服後迅速吸收,血濃度可較快達有效水平,且能廣泛分布到全身各組織和體液中。新的長效、高效和速效而副作用低的磺胺藥的出現,使磺胺藥的抗菌能力增強,治療範圍擴大。更重要的是,磺胺藥物為化學合成藥物,不像抗生素在培養過程中要消耗糧食,而且性質穩定,易於保藏,價格便宜。雙鶴藥業副總裁李瑛告訴記者,雙鶴牌增效聯磺片的年銷售額曾多年接近1億元,其市場占有率在同類產品中一直遙遙領先。 

    複方主導市場產品高度集中 
    中國藥學會抗生素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張致平教授告訴記者,磺胺是重要的一類合成抗菌藥物,分為長效、中效、短效三個類別,目前市場上用得較多的是中短效的"磺胺加增效劑"的複方品種。專業資料顯示:長效磺胺藥抗菌力弱,血藥濃度低且過敏反應較多,許多國家已淘汰不用。而短效和中效磺胺藥抗菌力強,血中或其他體液中濃度較高,臨床最為常用。  

    據資深醫藥市場行情分析師董耀平介紹,近三年的磺胺類藥物市場銷售額排名都非常穩定,前三位一直是複方新諾明、增效聯磺和磺胺嘧啶;在2004年上半年的磺胺類藥物市場中,複方新諾明占76.6%,增效聯磺占11.2%,磺胺嘧啶占4.7%。上述三個藥物均為複方製劑和非長效產品。複方新諾明的主要成分為磺胺甲基異惡唑和甲氧苄胺嘧啶;增效聯磺中有磺胺甲基異惡唑、磺胺嘧啶、甲氧苄氨嘧啶三種成分。  

    目前有近百家企業擁有複方新諾明的生產批件。根據康易醫藥商情網的統計,2004年上半年市場份額排在前三位的生產企業是上海衡山藥業(13.8%)、廣東廣州光華藥業(12.4%)、西南合成製藥股份(10.9%)。其他近六成的市場被數十家企業瓜分。在增效聯磺市場上,北京雙鶴藥業、廣州光華藥業與上海衡山藥業2004年上半年的市場份額分別為11.2%、10.8%和10.5%,共計32.5%。據了解,2004年廣州光華藥業的百炎淨通過醫院實現銷售10萬元左右,北京雙鶴藥業增效聯磺片2004年的銷售總額為6,000多萬元。  

    據西安雙鶴負責增效聯磺銷售的馬總介紹,針對中低端市場進行學術推廣、儘量延緩產品衰退期是當前的營銷重點。增效聯磺是處方用藥,遵醫囑服藥能較好地控制不良反應的發生。  

    生產總量增加出口行情看好 
    在國內藥品市場萎縮的同時,我國磺胺類藥物的生產總量近年來卻在不斷增加。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磺胺市場的主要生產國和出口國,出口量占國際市場貿易量的70%左右,磺胺類藥物已是我國醫藥原料藥出口數量最多的五大品種之一。專業統計數據顯示,1998全國磺胺產量是10,164噸,1999年為10,114噸,2000年達到11,656噸,而2003年則超過20,000噸。  

    近年來,磺胺類藥物被發現可以減少愛滋患者的感染機會,世界衛生組織及有關專家將其推薦使用於印度以及非洲國家;一些已開發國家將磺胺藥物作為畜禽治療及預防用藥添加到飼料當中。這些市場需求大而且穩定,相信國際市場對磺胺的需求還會有一定的上升空間。 

更多磺胺類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磺胺類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