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整個醫藥產業鏈,醫院為產業鏈最重要一環,公立醫院改革關係新醫改成敗,而2009年啟動新醫改以來,至今改革主要集中在藥品改革,「醫改」實際成了 「藥改」,而公立醫院改革則較少涉及。藥品改革進程中,雖建立了基本藥物目錄、醫保廣覆蓋,但也出現了更多的問題:醫藥商業賄賂、嚴苛的招標、醫患矛盾,製藥企業也困擾於政策環境的不確定性,行業增速因醫保控費、藥品招標、醫藥反腐等擾動而波動。
今年10月出台的《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和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公立醫院改革全面啟動,醫療服務市場進入全面市場化改革階段,藥品改革也有望有新突破,撥開政策迷霧,投資領域更開闊,各細分領域龍頭公司在政策變局中強者恆強,並分享改革成果。
閱讀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中醫醫院運行動態及投資建設規劃分析報告》
隨著10月份《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和三中全會《決定》發布,公立醫院改革在未來三年將尋求突破,中國醫療服務市場將加強市場化改革,允許醫生多點執業、允許民辦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範圍是促進民營醫療服務產業發展的重大進步,國有醫療資產民營化,主要以國有大型企業下屬的職工醫院為主體的改革,民營醫院可通過公立醫院轉制參與行業兼併重組,實現外延式擴張。同時縣級醫院也是改革重點,中國的縣級醫院服務了9億人口,國家即將啟動大規模縣級醫院綜合改革,取消「以藥補醫」從縣級醫院開始。
醫療市場向民營資本全面放開,允許醫生多點執業解決民營醫院人才瓶頸,允許民營醫院申請醫保解決了藥品報銷問題,同時配套法律、稅收、金融,給予民營醫院更多的政策支持,民營醫療機構將迎來黃金髮展期。
目前公立醫院主要以綜合性全科醫院為主,各科室發展比較均衡,服務意識較弱,而民營專科醫院在眼科、口腔、美容等專科醫院能提供差異化的服務,同時運用成熟商業模式保證了專科醫院較強的擴張能力。隨著醫療市場的全面放開,看好具有較強品牌優勢以及外延擴張能力的專科民營醫院。
隨著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和試點醫藥分開範圍的擴大,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經濟補償機制,成為新醫改的關鍵。廣東省試點縣的縣級醫院取消藥品加成政策,實現由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收入和財政補助三個渠道向服務收費和財政補助兩個渠道轉變。對縣級醫院由此減少的合理收入,通過增加政府投入、合理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實行基本醫療保險支付制度改革等綜合途徑和聯動政策同步推進的方式予以補償。
更多醫院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醫院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