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水產品機械化的水平與漁業生產增長速度是不相稱,但水產品加工機械的進一步發展亦具備一定的基礎和條件。
水產品加工機械是食品加工機械的組成部分,國內外各種水產品加工機械化生產線都是由水產品加工專用機械和通用性食品加工機械組成。封罐機、灌裝機、斬摔機、高溫殺菌設備等食品機械和各種包裝機械在水產品加工中得到廣泛應用。
首先是水產加工企業、研究所和大專院校擁有一定的科研力量並且對水產品加工機械研製有數十年歷史;其次近年引進國外各種具有現代化水平的先進水平的產品可供借鑑。在研究我國水產品加工機械發展方向時,要根據我國漁業生產結構,水產品加工業的現狀和消費習慣來考慮,有重點的開發一些適合我國水產品加工所需的機械。才能適應目前實際生產和進一步發展需要,逐步提高水產加工原料量占漁業總產量的比例並達到先進國家的水平。
因此,對我國水產品加工機械發展方向需遵循以下方向:
1.企業更加規模化、專業化
企業向專業化、規模化發展我國的水產品加工機械必須走專業化生產的道路,靠簡單重複,擴大生產數量的辦法是行不通的,必須發展中高檔設備,努力提高技術含量,把產品做精、做專、做強。對於食品包裝機械零部件生產可專業化,很多零部件不再由包裝機械廠生產,而由通用的標準件廠生產,某些特殊的零部件由高度專業化的生產廠家生產,儘快調整我國包裝行業「小而全」的格局。
2.水產機械需提升穩定性
在現代機械工程中,可靠性是一項不可忽視的重要指標,對水產品機械來說,其工作要求往往是自動化、連續化的生產線,如果某一環節出現故障,將造成整條生產線的停工和原料的浪費,因此,提高水產品機械產品的性能與質量,是穩定生產、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有效手段。隨著水產品工業的發展,對水產品機械的可靠性、穩定性將提出更高的要求。
3.加強產學研結合力度
在知識經濟時代,科技將對經濟發展起決定作用,各加工企業要儘可能採用先進的新興水產品工程單元,優化配置,組成高效率的、經濟上合理的生產作業線。一定程度的機械化、連續化、自動化,避免直接手工操作造成的對產品質量的不利影響。並積極地引進和使用好各種人才,同時與各科研機構或高校等單位建立合作關係。大力培養現代知識型人才,建立和健全科技創新體系和科技開發[5]體系,加強各學科交叉和合作,形成群體攻關優勢。
4.不可照搬國外產品,需結合國情進行再創造
由於我國魚類處理機發展起點低和魚的品種多,海淡水魚類處理機的研製要根據實際情況逐步提高。首先是根據目前生產需要研製—些半機械化處理機如洗魚機、分級轎、魚片機和去皮機等,並配置輸送帶式操作台,連續速凍機組成有一定能力的生產線,可以收到實效,魚類處理機是專用性較強的機械,國外的產品不一定能適合我國的魚類,對一些結構複雜技術水平較高的產品,如淡水魚切魚片機,可通過與國外合作方式開發。既能吸收先進技術,又能加快我國產品的水平。
5.機電一體化成必然需求
隨著微電子、計算機等高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市場需要的不斷變化,微電子技術已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並向水產品機械行業不斷注入和融合。各種機械設備都要向機電一體化方向發展,利用微電子技術對生產過程進行檢測和監督,不僅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也能進一步保證產品的質量,使食品機械向更先進的專業化方向發展。
6.強強聯合策略
水產品企業的強強聯合,包括三大方面:一是水產品企業之間的聯合;二是傳統水產品與新型產品的聯合;三是民族產業與國外先進企業的聯合。通過這樣的聯合模式,必定能在最大程度上發揮「拿來主義」,去蕪存精,實現資源共享,學習先進經驗,把水產食品產業帶上可持續發展的通途。
水產品作為未來食物的發展將越來越有足夠的分量,而讓它保留原產地的口味和保有足夠長的時間將是未來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新的加工手段和快速的加工時間來保留它的原始口味。所以設計一款新型節約的水產加工機械是我國目前和今後發展所必需解決的,水產品加工的機械化生產,將使我國永產品加工落後現狀得到根本改變。同時亦希望各食品加工機械科研和製造部門,打破行業界限,積極參與水產品加工機械的開發提供更多的通甩性產品,使我國各類食品和包裝機械製造跟上國外先進水平。
更多相關信息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1-2016年中國食品加工機械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更多加工機械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加工機械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