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食品機械行業分析報告 >> 我國肉類加工機械發展現狀及市場分析

我國肉類加工機械發展現狀及市場分析

2014-09-23 15:31:56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我國肉類工業是新中國成立後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在國計民生中占有重要地位,對促進畜禽生產、發展農村經濟、繁榮穩定城鄉市場、滿足人民生活需要、保證經濟建設與改革的順利進行發揮著重要作用。經過6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我國肉類供給已經告別短缺時代,形成了以消費為主導型的買方市場格局,並且還有一部分肉類出口到日本、俄羅斯、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肉類加工生產車間

  近幾年肉類加工經歷了從冷凍肉到熱鮮肉到冷卻肉的發展軌跡。速凍方便肉類食品發展迅速,成為許多肉類食品廠新的經濟增長點;傳統肉製品逐步走向現代化,傳統的作坊製作向現代化工廠挺進;西式肉製品發展勢頭強勁;利用肉製品醃製、乾燥成熟和殺菌防腐處理等高新技術,開發出低溫肉製品、保健肉製品等。2011年1-12月,我國屠宰及肉類加工業銷售收入總額達到9303.475億元,行業銷售增長速度較快。

  經濟總量的持續擴大對我國肉類工業的發展十分有利,為肉類加工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歷史機遇。在未來幾年內,我國肉類加工業將進入一個新的穩定成長期,完成由傳統成熟行業向現代朝陽行業的轉換和過渡。

  雖然我國肉類機械行業發展平穩,但相較於國外已開發國家我國肉類加工機械企業的技術水平相對落後。尤其是近年來,我國肉類加工機械企業加緊對外出口,國外市場商機無限,但由於質量、技術不過關,許多中小型企業只能望眼欲穿,轉回國內市場,這就導致中國肉類機械市場,競爭加劇,生意難做。

  一、肉類機械的現狀

  我國生產90%以上的肉類加工設備,幾乎覆蓋了屠宰、分割、肉製品、調理食品、綜合利用等所有加工領域,而且所製造的設備已開始接近國外同類產品。例如:斬拌機、鹽水注射機、連續式真空包裝機、油炸機等。這些設備在中國肉類工業中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推動了肉類工業的發展。除了在國內銷售外,已有多家企業開始拓展海外市場,逐步與國際接軌。

  但是,我們不能因為我們的設備已在應用或已有部分出口就沾沾自喜,實際上我們的產品與歐美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很大的距離,這是我們肉類加工機械製造業需要正確面對的現實。從中國肉類協會所匯總統計的肉類機械製造企業情況來看,我國大多數企業還在低水平上徘徊,高起點的較少。這些企業的技術水平還相對落後,除個別企業的個別設備和簡單加工生產線外,我們生產的大部分還是簡單機械和給國外機械設備配套的附屬設施,技術含量相對較低。

  從整體技術水平來看,我國大部分肉類加工設備還處在歐美80年代的水平,只有很少量的已達到90年代的水平。也就是說,技術水平相當於落後先進國家10——20年。從海關的統計也很能看出肉類機械的現狀,我國在2003年進口食品加工機械7.24億美元,而出口僅1.63億美元。肉類加工機械約占整個食品機械的10%,也就是說我國的肉類加工機械年進口量在7000萬美元左右。而我國肉類加工機械製造企業的年銷售總額也就只6億元人民幣左右,即我國的肉類機械需求量中有一半以上是進口的。為何會有那麼多的肉類加工機械進口?

  從生產水平上來看,歐美製造商以下主要優點是我國肉類加工機械製造企業所不及的:

  1、比較注重行業協調,分工明確,既有競爭,又有合作;

  2、各企業都有一個較強的研發隊伍,產品不斷更新換代,新技術應用廣泛;3、設計上注重工效、節能、環保、自動化程度較高;

  3、製造上質量可靠,返修率低。另外,對食品加工機械的設計和製造來說,他們特別注重衛生和安全的要求,還非常注重人性化操作。

  4、制約發展的原因和差距我國已有這麼多的肉類機械製造廠,而且生產的加工設備已覆蓋了屠宰、分割、肉製品、調理食品等眾多加工領域,但是為什麼我們的產品不能占有國內的大部分市場,整個銷售趨勢也不及肉類加工業的快速發展?分析有以下幾個主要原因:

  1)產品開發創新力度不夠。我國的科研院所、食品機械研發部門將大部分精力用於飲料、包裝、糧食、乳品等加工業的設備研製,而對肉類加工機械比較忽視。

  目前肉類加工機械的開發主要是肉類機械製造企業自身根據市場的需求在進行調整,而且能自行開發研製的肉類加工機械製造企業寥寥無幾。

  2)我國的肉類加工機械製造企業大部分規模不大,而開發產品所需的投入卻較大。所以大部分廠家都不願意投入開發,而僅限於仿製和改制。注重的只是那些低成本、易製造,並能短期產生效益的簡單設備。

  3)我國的智慧財產權市場不規範,導致開發出來的產品得不到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一些企業在投入較多的財力、物力、精力開發研製的新產品,上市不久就被仿製,有很多企業在花了很多精力研製出新產品後,很快就被仿製,成了別人的產品。致使企業不願花錢去進行技術創新。

  4)加工設備落後,使得很多大型和高技術含量的設備無能力加工或加工出來技術精度不夠。

  5)很多肉類加工企業對我國肉類加工機械的整體技術水平認識不足,只注重設備的價格,導致了低檔次產品的發展,變相的阻礙了肉類機械的升級換代和創新。另外,我國的整體機械加工配件製造業和原輔材料提供的技術水平也造成了肉類機械與歐美同類設備相比所存在的差距,例如:1)配件精度差;2)不鏽鋼熱處理加工技術差;3)電動機體積大,導致整機體積大;4)控制件成本高,國外品牌進口件價格比生產國國內的銷售價格都高;5)主要原輔材料在達到國外相同水平時價格要比國外高。以上就是我國肉類加工機械製造業的現狀,也是進口設備為何能稱雄中國市場的原因。

  二、肉類機械的發展與未來

  市場分析

  國內市場分析:隨著肉類食品產業的發展,肉類深加工的比例在不斷增加,新的肉類加工廠也在不斷湧現,這些企業就需要投入大量的加工設備。另外,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購入的大批國外設備已趨於淘汰,需要更新。因此,國內市場對肉類加工機械的需求量將會不斷增大。目前國內肉類加工五十強企業所使用的主要設備均為進口,隨著國內肉類機械製造業產品質量的提高,這些企業就會逐步採用國內的肉類機械,其需求額是很大的。從另一方面來說,大量進口設備對於肉類加工企業是一個沉重的包袱。因為固定資產的投入過大,將大大影響肉類產品的成本,使得企業在銷售上無競爭力。國內已有好些廠家在引進了較昂貴的設備後,由於無法消化,以致企業走下坡路而停業。有些尚在運轉的廠家,也由於固定資產折舊費用較高,使得企業無利潤可言。實際上肉類加工企業並不一定想從國外進口設備,如果我們肉類加工機械業所提供的產品能達到國外差不多的水準,相信他們肯定會優先考慮從國內購買。

  國際市場分析:歐洲的肉類加工機械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但是隨著歐元的升值及「中國製造」國際地位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外商開始對我國的設備感興趣。儘管我們的肉類加工設備並不先進,但由於性能和質量已有不少提高,再則價格便宜,所以還是能吸引大多數的不已開發國家的客商前來。我們的產品進入國際市場,這是必然的。但也要提醒我國的肉類加工製造業,我們代表的是「中國製造」,我們不但要對企業負責,更要為國家負責。我國的很多產品在國際上得到了不好的名聲,其主要原因是國內行業自相壓價、粗製濫造等導致,最終使得整個行業出口受損。近兩年來我國採購肉類加工設備的國外客商越來越多,我國出口肉類機械的製造廠家也逐漸增多。所以,在此呼籲我們的肉類機械製造業一定要珍惜機遇,避免同行在進入國際市場時的自相殘殺,千萬不要將正在發展的市場扼殺在萌芽階段。就銷售市場而言,除東南亞外,南美、中東、南亞等地區的肉類加工業是比較落後的,其加工設備製造業更少,大部分都是從歐美引進,這是一個很大的銷售市場。

  技術水平和基礎條件中國肉類協會在近年已對中國的肉類加工企業(包括肉類加工機械製造企業)進行了行業引導和規範,並打算對一些具有一定規模和開發能力的肉類加工機械製造企業進行扶植和支持,這肯定會大大促進肉類加工機械的發展。通過近20年的發展,我國的肉類加工技術已有很大提高,特別是產品的加工工藝上已接近世界先進水平,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對肉類加工機械製造廠家來說,也從肉類加工工藝的要求中學到了很多專業知識,理解了肉類加工機

  械必須滿足肉類加工工藝要求的原理,了解了國外先進設備的技術原理,也就是說已具備了進一步開發肉類加工機械的基礎條件。從整體設備製造企業情況來看,有幾家企業已具有了一定的產品開發能力和設備加工水平,而且這些企業也已著手與科研院所合作,特別是還和歐美同類設備製造廠家進行技術交流。因此,可以說這些工廠已了解了歐美先進設備的技術水平,只要增加投入和開發力度,是能夠很快跟上世界先進水平的。目前需要的是對這些企業進行支持和合理安排,分別讓其承擔開發不同的設備,相信會很快使整個肉類加工機械製造業上一個台階。

  相關肉類機械加工行業市場信息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3-2018年中國肉類加工市場深度分析報告

更多加工機械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加工機械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