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門窗行業分析報告 >> 我國門窗五金市場發展分析

我國門窗五金市場發展分析

2014-10-16 17:31:45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對門窗五金配件企業來說,短期的利益無法求得長久的發展,隨著國家的打假力度加大,門窗五金配件行業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消費水平逐層提高,對產品品牌和質量要求更嚴。那些不注重產品質量,以「行騙」為主的中小企業,必將會在行業大洗牌中被淘汰。最後,只有實行產品升級,不斷改進產品質量,使產品的檔次不斷提高的門窗五金配件企業才會被市場認可。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我國門窗五金製造企業是從東南沿海地區開始發展起來的,主要集中在廣東、浙江、山東等地。現階段,廣東、浙江、山東等地企業仍然保持著市場領先優勢,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受經濟發展水平以及氣候條件的影響,各區域對門窗需求存在較大差異。

  目前國內經濟發達地區以及黃河以南地區,氣候偏熱,大多數使用鋁門窗。由於節能政策的要求,中高檔樓盤都使用隔熱斷橋鋁門窗,起到節能保溫的作用。在東北、西北、華北嚴寒寒冷地區則主要使用塑料門窗。實木複合門窗、鋁木複合門窗則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如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檔樓盤。使用的門窗型材不同,定位的檔次不同,各個區域所需要的門窗五金配件的種類、檔次也不同。

  國內經濟不發達地區,所採用的門窗五金配件則相對簡單、價格低廉,每套門窗五金價格18元人民幣左右;而北方經濟發達和較為發達地區的中高檔樓盤,主要採用內平開下懸五金系統和內平開五金系統,這些五金系統多以進口品牌和少數國內知名品牌產品為主,每套門窗五金價格達到60-70元人民幣。南方經濟發達地區,如深圳、廣州等地,多以外平開窗五金系統為主,多選用國內知名品牌產品,每套價格達到50-60元人民幣。實木和鋁木複合門窗五金配件主要在北京、上海等發達地區,每套價格達到130元人民幣以上。

  建築門窗面積與建築面積的比例因不同建築形式而有所不同,按一般建築物估算,門窗面積約為建築面積的30%.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房屋建築竣工面積為34.59億平方米,可估算出市場配套門窗10.38億平方米左右。按約1.5平方米門窗用一套五金產品來測算,2012年我國竣工建築所需門窗五金6.92億套左右。

  我國中高端門窗五金市場大約占總體市場份額的10%-15%,其中5%由國外品牌占據,剩下的5%-10%的門窗五金配件中高檔市場則由國內的知名門窗五金企業占據。了解更多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3-2020年中國門窗五金市場規模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建築行業能耗占全社會總能耗的30%以上,門窗的能耗約占建築總能耗的50%.對比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降低40%-45%的國家承諾,來自建築領域的能耗數據顯得觸目驚心。在我國眾多的城市建築中,97%以上是高耗能建築。如果以此推算,預計到2020年,全國高耗能建築面積將達700億平方米。因此,如果現在不注重建築節能設計,將直接加劇我國能源危機。

  門窗作為建築的外圍護結構,其節能性能的優劣直接影響建築節能,而門窗五金作為門窗中的附件,在為門窗提供配套時,它的優劣又直接影響著門窗的節能效果,因此,優質的門窗五金在建築節能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低端市場呈現向中高端市場轉移的趨勢,中高端市場占據的比例逐年在增加,隨著時間的推移,未來中高端市場的市場份額會越來越大。

  2008-2012年,我國建築房屋竣工面積的平均增長率為11.52%,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未來我國建築房屋竣工面積仍將保持11%左右的平均增速。此外,中高端門窗五金配件的市場占比將不斷提升;隨著物價上漲,門窗五金配件的價格也有所上漲。前瞻產業研究院對2013-2017年我國門窗五金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如下表所示,到2017年,我國門窗五金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457.55億元左右。

更多門窗五金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門窗五金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