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建材行業正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新材料與新技術的雙向賦能,正在推動行業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方向邁進。在這一背景下,建材企業通過科技創新,加速實現綠色低碳安全高質量發展,為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建材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在建材行業的智能化轉型中,智能化工廠成為重要抓手。以某衛浴企業的「綠色黑燈工廠」為例,機械臂、物流機器人和數字孿生系統的緊密配合,實現了生產流程的無人化操作。這種技術創新與綠色轉型的疊加效應,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還顯著降低了能耗和碳排放。數據顯示,該企業去年產值同比增長超過兩位數,今年一季度訂單額更是完成了預定目標的130%。
建材行業的主動求變思維在實踐中不斷顯效。近年來,行業連續發布多批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榜單,推動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2024年成立的建材行業數位化轉型推進中心,進一步加速了行業擁抱人工智慧的進程。特別是在工業設計領域,數位化和智能化的創新作品不斷湧現,為構建現代化建材產業體系提供了有力支撐。
人工智慧不僅推動了建材行業的智能化發展,還催生了新材料的創新。作為突破5G和AI算力瓶頸的關鍵材料之一,低介電玻璃纖維在AI伺服器和高頻高速通信基站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某企業通過自主研發,成功實現了低介電電子玻纖及製品的穩定量產,填補了國內空白。這一突破不僅為AI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也為建材行業開闢了新的增長空間。
AI與材料創新的雙向賦能,正在重塑建材行業的產業鏈。通過加快建材產品向智能化、功能化和高端化方向發展,行業正在努力適應消費型轉變的形勢變化。某建材企業通過智能工廠建設,生產效率提高了44%以上,產品不良品率降低了29%,生動詮釋了「智造」帶來的變革。
在建材行業的智能化實踐中,產業大模型的應用成為亮點。某大型建材集團在水泥業務板塊中率先開展大規模應用,通過採集、治理和訓練超過6000億條企業生產、經營數據,構建了覆蓋水泥供、產、銷等核心環節的端到端全流程業務優化模型。這一模型推動了企業業務決策從傳統以人工經驗為主,向數據和AI驅動的智能決策範式轉變。
產業大模型的應用還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水泥配料優化模型實現了水泥噸成本平均降低1.31%,煤炭供應鏈優化模型的智能化拉運自動分配合格率達到99.43%,並將全鏈路煤炭庫存控制在合理範圍內,降低了資金占用等成本。這些成果充分體現了數據賦能在產業數智化轉型中的價值。
總結
人工智慧正在成為建材行業轉型升級的核心驅動力。通過智能化工廠建設、AI與材料創新的雙向賦能以及產業大模型的應用,建材行業不僅實現了生產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還開闢了新的增長空間。未來,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進一步深入應用,建材行業將繼續向綠色低碳安全高質量發展的目標邁進,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更多建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建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