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環保行業分析報告 >> 當前空氣淨化行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分析

當前空氣淨化行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分析

2014-12-23 11:29:44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可以說,是霧霾成就了空氣淨化行業。一個在中國「埋伏」了十餘年的健康環保產業,其瞬間崛起的背後是一批從業者的堅持不懈和偉大的遠見。既然是瞬間「膨脹」的行業,多少會有些「水土不服」:需要過濾比之前更高濃度的PM2.5、細菌、病毒等等。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獲悉,隨著國務院出台《關於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用於促進環保產業發展,在政府的支持下,空氣淨化行業發展戰略有所提升,正逐步邁向成熟,規模在逐漸擴大。有數據顯示,空氣淨化產業2015年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750億。

  然而,當前空氣淨化行業的發展依然面臨很大的困難。詳情介紹如下。

  1、普及率依然很低

  空氣淨化行業在我國處於起步階段,國內消費者對空氣淨化產品並不了解。相對於歐美已開發國家近40%、日韓70%的普及率而言,中國市場至今普及率不足 1%。在眾多消費者還不知道空氣淨化器為何物的當前,早已飽受媒體發酵、電商平台的轟炸,網際網路的快速引爆了人們的剛性需求,將原始和偶發力量的完美融合推到了極致。

  2、行業管理不規範

  空氣淨化行業「一夜暴富」,其後果是很多外行使勁往裡鑽,都急於拿出自己粗糙得掉渣的所謂的「產品」推向市場,以分一杯羹。「門外漢」的產品在市場上大行其道,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

  根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空氣淨化器行業市場調查報告了解到,目前國內空氣淨化器行業有「五亂」:商品亂、技能亂、宣傳亂、認證亂、價格亂。現在市場上的空氣淨化器有多少是有效果的?那些搞價格戰,售價幾百元的空氣淨化器,售賣的到底是產品,還是售賣普通人的心理作用?

  3、政府支持力度不夠

  隨著《關於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出台,健康環保產業提升為國家重要發展戰略。很多外來資本早已了解中國市場,在政策出台後正蓄勢待發,全面進駐中國市場。對於中國空氣淨化行業來說,尤其明顯。

  中國向來提倡與時俱進,同國際接軌,如此促長了「舶來品」肆虐中國市場的勢頭。在空氣淨化行業,我們自主研發的產品可能更符合本土要求,自主品牌應該更勝一籌。所以政府在政策上應該給予國內品牌更多的支持,在鞏固像遠大、格力等品牌的競爭力的同時,更不能忽略行業的新起之秀。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雖說中國企業向來都是「扎推」式發展,局面比較混亂。但是如今的網際網路、手移等商業模式,「小魚吃大魚」的情況屢見不鮮。而真正術業有專攻,且願意在網際網路大潮中轉型和嘗試創新的營銷模式的企業,也能在混戰中順利突圍。空氣淨化行業亦是如此。

  4、行業標準滯後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目前我國空氣淨化器執行的標準主要是推薦性國標《空氣淨化器》(GB/T18801-2008)。

  該標準在檢測中只要求檢測空氣淨化器1小時之內的淨化效果,同時規定對淨化效率標註的是前後濃度差異效率。而美國、日本等國家使用的則是潔淨空氣量概念,即潔淨空氣量和額定風量的比值。這兩種淨化效率計算結果的差異比較大。同一個產品,如果前一種方法測算淨化效率可以達到90%,用後一種方法計算則可能只有60%。

  國家標準的制定、修訂有自身的程序和周期性,對於空氣淨化器這樣屬於起步階段的產品,產品發展速度一般會快於標準制定步伐,我國相關部門也會根據市場變化對標準適當進行調整。

  5、售後服務網絡不成熟

  目前企業普遍重視空氣淨化器的銷售和宣傳,忽略了消費者後期使用、保養的服務問題。根據調查顯示,49.5%的用戶對空氣淨化器的售後服務環節存在不同程度的質疑。其中網點少、維修費用高、沒有售後回訪、產品知識推廣等,是行業的通病。

  產品只管賣出,不管售後服務,這是當前空氣淨化器企業的最大誤區。比如一款新品,它的濾網在哪裡可以購買、多少錢、平時怎麼維護等問題,是消費者對新型產品的最大疑惑。

更多空氣淨化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空氣淨化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