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江西煌上煌集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後,國內醬滷製品市場或將迎來一輪上市籌備期。
2月3日,記者採訪獲悉,包括武漢零點綠色食品有限公司(下稱「零點食品」)、周黑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周黑鴨」)、絕味鴨脖等在內的國內以鴨脖起家的國內醬滷製品企業,已先後完成了股改、上市輔導等程序,若不出意外,至少將有兩家企業登陸資本市場。
這是國內醬滷製品企業與風投機構聯手後,行業內再度出現的資本扎堆期。「經過了此前粗放式生長,以鴨脖產業為傳統的企業大都發展成醬滷製品產業,在新一輪的市場競爭格局中,利用資本快速擴大規模既是品牌固化所需,也是企業再度擴張的基礎。」一位食品行業的分析師指出,目前來看,這些符合上市規則的企業初期會集中在中小板或新三板尋求機會。
資本扎堆「鴨脖」
作為食品領域的細分市場,醬滷製品產業的市場規模已達數百億元。具備一定規模的企業雖然只有30家左右,但對資本市場的吸引力並不低。
「從2011年起,諸多風投開始進入到醬滷製品行業。」上述分析師回憶,從傳統菜市場和街邊大排檔成長起來的醬滷製品,此前的准入門檻很低,本身也缺乏一定的標準,早期從事企業化運作的從業者很少。直到2004年前後,位於湖北的零點食品(另一業內品牌為「可可哥」鴨脖)、周黑鴨,和位於湖南長沙的絕味鴨脖等企業先後進入市場,行業的市場化元素增強,從業企業開始向公司化、規模化和標準化過渡,行業規模快速放大。
一組公開數據顯示,2000年,我國醬滷製品市場規模為92.37億元,2009年已達到437.42 億元,較2000 年增長了373.55%,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8.86%,至今,其市場規模已達到600億元左右。
「醬滷製品行業具備極強的複製性,其以連鎖方式擴張,規模效應明顯。」上述分析師指出,在早期的市場,其盈利能力較強,行業毛利率可達30%-40%,到目前,行業淨利潤都可保持在10%-15%。而其規模效應具備後所產生的現金流,對企業長足發展十分有效。
在這些因素的刺激下,一批風投機構湧進鴨脖行業。江西煌上煌從達晨創投融資3600萬元;2011年前後,久久丫初期即以天使基金的方式設立;2011年,絕味鴨脖獲得九鼎與復星集團的聯合投資,融資2.6億元。而周黑鴨通過兩輪融資,已獲得1.5億元風投機構投資。
「至今,資本對鴨脖市場依然青睞。」上述分析師指出,比如位於湖北的諸多鴨脖企業仍然是風投機構接洽的重點行業。
零點食品董事長蘇德濤也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證實,公司也曾與多家風投機構接觸過,目前公司已確定明確上市計劃,預計2015年,公司將正式掛牌上市融資,而根據公司的規劃,初期將登陸新三板,此後向主板市場轉板。
周黑鴨總經理杜漢武也曾向本報透露,公司原定的上市計劃時間表是2015年。
「也就是說,這些風投機構對醬滷製品行業已培育有一段時間。」上述分析師表示,按照最初的計劃,從2015年開始,這些企業將陸續在資本市場布局,醬滷製品的行業競爭將從原始的門店競爭轉移到資本競爭階段。
同質化倒逼改革
「此前醬滷製品企業大都局限在本地及周邊市場擴張,全國市場雖有布局,但在後進市場表現依然乏力。」上述分析師指出,雖然目前是絕味鴨脖、周黑鴨、煌上煌、湖北的精武系企業和久久丫等企業分割市場,但這種格局在資本市場的衝擊下,隨時可能發生變化。
以目前尚處於弱勢的精武系來看,2011年經過了天津與武漢的「精武」商標之爭後,位於湖北的零點食品開始回歸主業,按照現代企業的方式重新搶奪市場,但此時的周黑鴨和絕味鴨脖等早已完成前期布局,並已開始走出本地市場,向全國擴張。
「這些年來,我們將沒有正規門店、沒有衛生標準的鴨脖散戶統一收編、培訓、統一標準和統一管理。」作為精武系的代表和「精武」商標持有企業,蘇德濤透露,零點食品已對精武品牌重新定位,對鴨脖產品實施雙品牌戰略,即用「可可哥鴨脖」發展袋裝鴨脖業務,用精品品牌發展連鎖店業務,零點食品已在湖北省範圍內和全國重要城市,有選擇性地進行「精武」品牌授權。
「隨著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傳統的門店擴張成本太高,我們還轉向以超市發展為主要渠道。」蘇德濤透露,到目前為止,零點食品雖然在全國門店只有150家左右精武專賣店,但已與全國1.5萬家商超合作進行網點布局。
「未來我們的渠道將以社區型和家庭化的個性化特點布局,產品定位也將調整,與周黑鴨和絕味鴨脖差異化競爭。」蘇德濤透露,公司還已獲得「精武」全球商標使用權,2014年,先後在美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試點開設門店,「精武系會以全新的方式追趕同行」。
在上市制度的規範下,經過一輪快速擴張後的醬滷製品企業還需要尋找未來的成長性。目前的行業市場仍然面臨較為嚴重的同質化競爭,比如企業的定位大都集中在18歲-40歲左右的年輕消費群層,而產品格局上,也大都包括麻辣鮮香等口味特點,渠道布局上也大都以線下市場為主,線上市場為輔,如何在規模擴張的同時,保證品質仍然是企業競爭的重心。
蘇德濤也坦言,除了在工藝、口感和渠道拓展上的創新外,為保證產品質量,從2009年起,源頭上就按照國際標準選擇原料供應商,從種鴨培養、產品出爐、儲存與銷售環節細分了12個安全環節,進行多重把關。特別是口感上,公司區別於同業,保證不添加任何添加劑的情況下,保留精武鴨脖產品的回味和巷口特點,並結合全國不同人群定位,進行醬香、麻辣和剁椒味等口感區分,特別是在走出去市場上進行全盤謀劃,重新贏回市場。
更多鴨脖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鴨脖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