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電力都是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商品,煤炭價格變化直接影響電價,電價變化又影響著各行各業的價格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因此,煤電價格一直是我國政府宏觀調控的重點,也是社會各方面關注的焦點。
4月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決定,為降低企業成本、穩定市場預期、促進經濟增長、有扶有控調整產業結構,適當下調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和工商業用電價格。一是按照煤電價格聯動機制,下調全國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平均每千瓦時約2分錢。二是實行商業用電與工業用電同價,將全國工商業用電價格平均每千瓦時下調約1.8分錢,減輕企業電費負擔。繼續對高耗能產業採取差別電價,並明確目錄,加大懲罰性電價執行力度。三是利用降價空間,適當疏導天然氣發電價格以及脫硝、除塵、超低排放等環保電價的突出結構性矛盾,促進節能減排和大氣污染防治。
在我國煤炭價格不斷處於下行通道的情況下,國務院適時調整降低燃煤上網電價,很顯然再次啟動的是「煤電價格聯動機制」,是利用該政策的有利規定,為煤電上下游相關行業和方面帶來政策紅利。
2012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自2013年起,取消重點合同,取消電煤價格雙軌制;繼續實施並不斷完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當電煤價格波動幅度超過5%時,以年度為周期,相應調整上網電價,同時將電力企業消納煤價波動的比例由30%調整為10%。」其中,由於文件下發時重點合同電煤與市場煤價格接近,2012年上網電價沒有進行調整。
2013年以來,由於需求疲軟,供求過剩日益明顯,國內動力煤價格普遍出現顯著下滑。2012年12月《意見》下發時,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和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公布的5500大卡樣本動力煤加權平均價格分別為635元/噸和536元/噸,2014年,二者均價分別降至523元/噸和425元/噸,兩年時間噸煤價格分別累計下降112元和111元。
結合煤價下降幅度和發供電平均煤耗,按照《意見》中確定的煤電價格聯動方案測算,2013年和2014年兩年時間國內多數地區燃煤機組上網電價每千瓦時應該累計下調3.7分左右。事實上,2013年和2014年兩次燃煤機組上網電價下調之後,僅有江西下調4.17分,江蘇和浙江各下調3.6分,河南下調3.21分,廣西下調3.18分,廣東下調3.1分,湖北下調3.08分,上海下調3分,其他省市區下調幅度均在每千瓦時2分以下,其中多數省區市下調幅度更是不足2分。也就是說,《意見》下發兩年多來,絕大多數地區電價下調幅度明顯低於煤電聯動確定的標準。
什麼原因導致近兩年有關部門沒有按照《意見》確定的標準同步下調電價?有種觀點認為,有關部門這樣做是因為擔憂在煤炭市場供求過剩的情況下,電價下調越多將導致發電企業對煤價的打壓越大,最終給煤炭企業生產經營造成過大壓力。
事實上,兩年多來,在電煤需求疲軟,煤炭市場供求明顯過剩的背景下,即便電價沒有按照方案同步下調,煤價也沒有停止下滑步伐。有消息稱,近日環渤海5500大卡下水煤已經偶見低於420元/噸的成交價格,這一價格與兩年多前《意見》下發時相比,噸煤下降將近200元。
此次下調電價,全國燃煤發電機組上網電價平均每千瓦時下降約2分錢,是2013年以來下調幅度最大的一次。電價下調後會導致煤價進一步下降嗎?對煤炭市場的整體影響如何?
2015-2020年煤炭電力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顯示,對於燃煤發電企業來說,每千瓦時電價下調兩分錢,其效果等同於5500大卡電煤噸煤價格上漲50元。為了維護企業盈利水平,電價下調後發電企業或許會提出進一步降低煤價的要求,甚至不排除部分發電企業會通過暫時減少採購等手段來迫使煤炭企業進一步降低煤價。但是,當環渤海5500大卡動力煤平倉價降至420元/噸時,還能保持盈利的煤炭企業已經極少了,絕大多數煤炭企業已經陷入或瀕臨虧損。這種情況下,即便發電企業要求進一步降價,煤價還能有多少下降空間呢?
相反,電價下調可能會給當前煤炭市場帶來一定積極影響。
首先,可能會加速部分煤礦關停,促使煤炭市場更快重新趨於均衡。因為目前煤價下降空間實在已經不大,如果出現發電企業通過暫時減少採購等手段來迫使進一步降低煤價的情況,煤炭企業銷售難度勢必會進一步加大,而銷售難度的加大或將促使部分煤礦儘早停產,從而有助於煤炭行業深度調整和煤炭市場重新趨於均衡。
其次,電價大幅下調有助於穩定發電行業和企業市場預期,對煤價的打壓可能會有所減弱。如果煤電聯動按照既定方案堅定執行,煤價下調之後,燃煤機組電價也會同等幅度下調,發電企業最終將很難從煤價下調中獲得明顯好處。意識到這一點並形成穩定預期之後,發電企業對煤價的打壓可能反而會有所減弱,最終有助於構建合作共贏的良性煤電關係。
再次,降價有助於電力需求回升,並最終帶動發電用煤需求好轉。此次電價調整不僅下調了上網電價,而且基本同步下調了銷售電價。終端用戶用電價格降低意味著生產成本下降,有助於促進經濟增長,最終使用電需求增加,並帶動煤炭需求好轉。
最後,電價降低或多或少也會降低煤炭生產成本。用電成本在煤炭生產成本中占比雖然不是很高,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項,部分煤礦噸煤用電成本超過7元。如果銷售電價每千瓦時下降1.8分,對於山西、內蒙古和陝西的煤炭企業來說,噸煤生產成本或將降低0.2-0.3元。
由此可見,由於目前煤價下,巨大多數煤炭企業已經處於或瀕臨虧損,電價調整後煤價很難進一步回落。相反,因為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整體較大幅度下調,最終將給煤炭市場帶來一定積極影響。可以說,此次一個煤電價格「聯動」政策,撬動實現的是多方利好。對待這一政策的實施,我們需要叫好,也值得期待。
更多煤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煤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