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業過剩導致去產能一直是重中之重的任務,不僅煤炭要去產能,而且今年去產能擴大到了煤電行業。具體情況如何呢?看看以下內容,以下是2017年我國煤電行業現狀分析:
據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淘汰、停建、緩建煤電產能5000萬千瓦以上,以防範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提高煤電行業效率,為清潔能源發展騰空間。
據方正公用環保行業研究報告分析,目前我國煤電裝機9.4億千瓦,2017年去產能目標5000萬千瓦,占到總裝機的5.3%,力度超預期。
煤電去產能如何執行?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昨日在記者會上表示,今年去產能工作仍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之首。今年去產能擴大到煤電行業,小煤電將是去產能的新領域。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告訴記者,停建、緩建煤電產能的難度不大,但相比煤炭、鋼鐵行業,煤電產能的淘汰難度稍大。在上一輪煤電「上大壓小」過程中,大型發電集團已基本完成了小機組的淘汰和改造。只有通過控制新增產能,逐漸將現有產能消化掉。而從以往經驗來看,全社會用電量增幅預測難度極大,煤電產能總是在過剩與不足之間搖擺。短期內,煤電新增投資建設需要控制,中長期仍將增長。
事實上,國家發改委已經明確2020年將煤電產能限制在11億千瓦以下,主要手段包括控制新增產能投產、關停30萬千瓦以下非熱電機組和市場化交易淘汰落後產能。除了煤電,今年鋼鐵、煤炭去產能工作還將繼續紮實推進。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壓減鋼鐵產能5000萬噸左右,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以上。
「供給側改革利於落後產能出清,行業集中度提升。五大電力集團與地方龍頭企業資源多管理好成本低,並且由於此前『上大壓小』基本沒有30萬千瓦以下機組,將受益於市場化交易與行業集中度提升。」業內專家分析說。
集成期貨煤炭市場研究員鄧舜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相比去年煤炭去產能接近3億噸,今年去產能目標設定為1.5億噸以上,在預期之中但也相對偏謹慎。
林伯強認為,去年煤炭去產能超預期是此前多年累積的結果,今年去產能的難度相應會加大。但去產能目標較去年明顯降低,預計最終完成的難度不大。
此前圍繞煤炭行業是否恢復執行276個工作日減量生產制度的爭論不斷,煤炭企業表示支持,電力企業擔憂供應收緊令煤價繼續上行。全國政協委員、工信部原部長李毅中4日對媒體說,煤炭行業去產能政策有待改進,建議取消276日限產政策。
林伯強也告訴記者,276個工作日限產政策動態管理難度較大,希望決策部門通過環保、煤質等更多方面進行調控監管,讓煤炭高效先進產能脫穎而出。
煤電去產能問題不可忽視,必須通過供給改革來現實,從而提高行業集中度。促使煤電行業的穩定發展。更多相關煤電行業分析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煤電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更多煤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煤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