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孫茂遠18日表示,我國煤層氣總體上處於起步階段,規模小、利用率低。未來需通過技術創新和市場化機制「雙輪驅動」加快煤層氣發展,使之成為我國天然氣資源的重要補充。
煤層氣俗稱煤礦瓦斯,是煤炭的伴生資源。孫茂遠介紹,煤層氣的熱值與常規天然氣相當,是優質清潔能源。以前在煤礦開採時就直接排掉,造成了很大的浪費。
國家能源局在2月發布的《煤層氣勘探開發行動計劃》中提出,到2020年,我國煤層氣抽采量力爭達到400億立方米。而國土資源部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煤層氣產量僅有36.97億立方米。
據2014-2020年中國煤層氣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指出,儘管近年來我國煤層氣取得較快發展,但與國外相比,行業整體還處於起步階段,煤層氣利用量較少,而且企業的經濟效益也不好。「究其原因,一個技術水平不夠,一個是市場化程度不高。」
「我國的煤層氣資源地質條件很複雜,難採煤層氣約占整體資源量的70%,常規油氣技術和國外煤層氣開發技術無法適應我國的煤層氣開採,導致單井產量很低,平均只有400-600立方米,企業效益自然就差了。」中宇資訊分析師關大利建議,要依靠科技創新清除煤層氣開發利用的技術障礙。針對構造煤,超低滲、深部及低階煤等難採煤層氣資源,攻克關鍵性技術與核心裝備。
市場化的另一個層面就是引入合作與競爭。孫茂遠表示,要引入多元化的開發主體,既要有國有企業,也要有民營和外資企業,既有競爭又有合作,取長補短才能充分激發行業的活力。
更多煤層氣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煤層氣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