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宵夜攤、餐廳上肉質鮮美,味道誘人的食物,估計沒有人會想到,為何它的價格如此實惠,而又好吃呢?正是這些「70後」豬蹄、「80後」雞翅,用化學藥劑加工調味品後居然搖身一變成為「賣相」極佳的「美味佳肴」,充斥在人們的生活中。這些「殭屍肉」有的來自疫區,有的嚴重過期,甚至有的比一些年輕人年紀還大。時刻威脅著百姓的食品安全。
6月份,海關總署在國內14個省份統一組織開展打擊凍品走私專項查緝抓捕行動,成功打掉專業走私凍品犯罪團伙21個,初步估計全案涉及走私凍品貨值超過30億元人民幣(6.2084, 0.0016, 0.03%),包括凍雞翅、凍牛肉、凍牛豬副產品等10萬餘噸。
從查處情況看,這些走私凍肉衛生狀況令人擔憂。那麼,這些凍肉究竟是如何逃過層層監管,竄上百姓餐桌呢?
現狀
冷庫每年80萬噸凍品,三分之一是不明境外凍品
6月1日,長沙海關破獲一起特大走私凍品案,打掉以黎某、鍾某分別為首的2個涉嫌走私凍品團伙。約有800噸涉嫌走私凍牛肉、凍鴨脖、凍雞爪被查扣,價值約1000萬元。據長沙海關介紹,這是湖南歷年來查獲的最大宗走私凍品案。
「太臭了,整整一車廂,打開門差點吐了。」長沙海關緝私局警員張濤(化名)說。
當天在長沙共發現了3個用來存放這些走私凍品的冷庫,總面積約3000平方米。冷庫中堆放了大量包裝上寫著外文的來源不明的凍品。黎某走私的凍品即存放在其中的兩個冷庫中,通過長沙市紅星冷庫的門面分銷到湖南省內14個市州和全國各地。
占地面積180畝的紅星冷庫是湖南最大的凍品批發市場,也是湖南省主要凍品集散地。據長沙海關保守統計,紅星冷庫每年吞吐量80萬噸凍品中,約1/3是來源不明的境外凍品。
據調查,黎某和家人近一年至少走私了數百噸豬腳和雞爪等進入湖南,再通過紅星冷庫的門面分銷到全國各地。
去向
「70」後凍肉,最喜歡變成泡椒鳳爪
長沙海關緝私局副局長楊波說,走私的凍肉都是沒有經過檢驗檢疫的肉品,如果進食攜帶禽流感、口蹄疫、瘋牛病等細菌、病毒的凍肉,或會危及生命。
冷凍技術的發明,本是為了保證食物的新鮮。然而,記者了解到,一些走私凍肉包裝上的生產日期顯示,「肉齡」竟然長達三四十年。在6月的海關打擊凍肉走私的專項行動中,有「80後」緝私人員在廣西某口岸查處了一批比他年紀還大的「70後」凍肉。
專家告訴記者,走私肉運輸條件惡劣,不斷解凍等過程中容易滋生各種細菌,甚至是開始腐爛又重新冷凍,其衛生安全和食品質量不堪想像。
這些來歷不明的肉品通過批發市場,進入大排檔、餐館,甚至是正規超市。隨著生鮮電商的風生水起,一些網絡平台也成為其潛在銷售渠道。通過醬油醃製、辣椒調味後,這些肉品有的被製作成袋裝熟食,有的演變成餐桌上的「佳肴」,消費者吃起來很難分辨。
很多人喜歡吃的「泡椒鳳爪」,是走私凍品的「重災區」。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某些「色香味俱全」的雞爪甚至有幾十歲「高齡」,可能是來自異國他鄉,不法分子用過氧化氫等漂白劑浸泡,讓雞爪顯得胖乎乎、白嫩嫩的,「賣相」特別好。
縱深
「殭屍」肉要不斷解凍,經過漫長的「螞蟻搬家」的道路
據相關人員介紹,最常見的走私路徑是:走私人員從境外以低價採購貨品,用貨櫃發至香港,然後發往越南海防,在中越邊境的芒街拆解,僱傭邊民「螞蟻搬家式」將凍品運到境內。一個35噸的貨櫃凍品由幾十個邊民搬運,一兩個小時就能搬完。
由於冷櫃車運輸成本高,走私人員用普通車將凍品從南寧運輸到長沙,歷經12個小時路程後這些貨品剛剛解凍,有的甚至已經開始腐敗變臭。到達長沙的凍品被搬進冷庫再次打冷,然後發往湖南各地以及廣東、四川、重慶等地。
據了解,在紅星冷庫不少商鋪將國產肉和進口肉摻在一起賣,常常可以看見各種外文標識的凍品箱被搬上貨車運往各地。「要想買有檢疫證明的肉就買國產肉,要想便宜就買進口肉。」一位商家直言不諱地說。
走私凍肉的鏈條牽涉多地。在6月的專項行動中,經初步偵查發現,自2015年1月以來,廣東番禺、江門地區的陳某、黃某、溫某以及遼寧大連地區的劉某等21個走私團伙,承攬北京、天津、重慶、河南、廣東等多地貨主的凍品進口訂單,國外走私凍品由此源源流入國內市場。
皇崗海關、羅湖海關前不久在福田口岸旅檢入境大廳開展凍品、海鮮專項查緝行動,更是發現水客利用行李箱、背包等走私凍品和海鮮入境。
根據國家質檢總局最新肉類產品檢驗檢疫准入名單,我國僅允許澳大利亞、紐西蘭、烏拉圭、阿根廷、加拿大、哥斯大黎加、智利、匈牙利等牛肉進口。非這些國家進口的走私牛肉一般賣20元一斤,而新鮮牛肉市場上平均40元一斤。了解更多行業資訊請查閱凍肉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更多凍肉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凍肉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