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縫紉機,相信不少消費者還停留在上世紀「老三樣」的刻板印象中。現如今,工業4.0概念如火如荼,「中國製造2025」火熱登場,縫紉機大家族也是「能人輩出」,不僅越來越智能,甚至還能張口說話。而作為輕工行業先進裝備製造業的代表,中國縫製機械行業不僅大力推進位造過程的智能化,「網際網路+」也是行業未來發展的一大趨勢。
2015年縫紉機行業發展趨勢分析如下:
縫紉機行業首條智能生產線啟動,即全球首款會說話的縫紉機面市。這款縫紉機的面市,讓中國縫紉設備行業實實在在地實現了智能化轉型。
七月的台州潮濕而悶熱,但是傑克縫紉機的廠區里卻洋溢著喜氣洋洋的氣氛,公司總經理郭衛星更是格外興奮,而這一切源自該公司的兩個「首創」項目:縫紉機行業首條智能生產線啟動、全球首款會說話的縫紉機面市。
對於郭衛星來說,過去最讓他頭疼的,就是工人不會操作新設備,學不會、用不好、記不住。但是,該公司研發的全球首款會說話縫紉機A4,能夠通過語音播報提示當前功能,讓使用者無障礙理解,一般情況下,5分鐘以內就可以教會工人使用常用按鍵。
跳出「老三樣」縫紉機變「智造」
提起縫紉機,不少消費者還停留在上世紀「老三樣」的刻板印象中。現如今,工業4.0概念如火如荼,「中國製造2025」火熱登場,縫紉機大家族也是「能人輩出」,不僅越來越智能,甚至還能張口說話。
「您好,歡迎使用傑克縫紉機,祝您工作愉快!」甜美的女聲從縫紉機中傳出來,這就是全球第一台會說話的縫紉機給人的最直觀印象。據傑克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款產品是研發團隊通過逆向思維設計的,充分考慮到用戶實際操作的難點,將扳手左移,用人機工程學的思維來做縫紉機,這也是縫紉機產品歷史上第一款「左撇子」平縫機。
不只是會說話的縫紉機,傑克縫紉機還啟動了行業首條智能生產線。這條智能生產線由兩大排機器整齊排列,每一台機器上由專用流水線連接。生產線上料處有一個機械手,下料處也有一個機械手,分別由一名工人看管上下料,生產線中間部分則由全電腦化操作的機器完成。
「它的智能主要體現在通過桁架機械手、自動抓取裝置,自動抬起輸送、自動擺杆輸送等,按照特定的生產流程,將各種自動化專機或加工中心柔性製造單元連接成一體,整個生產都是智能化操作。」傑克集團董事長阮福德說。
據阮福德介紹,通過這種生產線,一個車間的人員從315人減少到10人,單台人工成本每年可下降80%,「所需場地面積也可從原先的1萬平方米減少到2000平方米。產品合格率也提高不少,生產成品一次合格率能達到99%,製造精密度提高20%。」
行業首條智能化機殼生產線的啟用也體現了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對此,何燁理事長表示,在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的大背景下,縫製設備行業也將迎來轉型升級的新機遇,也希望企業通過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結構優化,加快向智能製造和服務型製造轉型。
擁抱「網際網路+」
作為輕工行業先進裝備製造業的代表,中國縫製機械行業不僅大力推進位造過程的智能化,「網際網路+」也是行業未來發展的一大趨勢。
事實上,早在「網際網路+」概念提出前,我國縫製設備行業就已經在信息化應用及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發展方面處於較高水平。據業內統計,目前行業在產品領域已有七類基於物聯網技術的產品,數十家企業正圍繞上述產品進行著相關的研發創新,比較典型的有威士、飛躍雙星、歐泰克等公司基於射頻識別技術(RFID) 的智能吊掛輸送系統及智能倉儲系統、上海和鷹的基於網絡資料庫的服裝柔性生產系統等。
對於傳統縫製機械行業與網際網路相結合所取得的成績,何燁理事長給予了充分肯定,但同時她也認為,物聯網、雲計算等概念和技術對行業來講的確處於應用融合的起步階段,對於新事物行業首先要有積極的觀念,與時俱進,從自身實際出發,對「網際網路+」進行全面的融合;還要積極開展基於「網際網路+」產品及經營模式的創新,「網際網路+」在技術本質上是傳統產業的網絡化、數據化,要完成「網際網路+縫製機械」產品及經營模式的創新,行業首先要實現行業各種基本數據,如產品設計數據、生產數據、市場和客戶需求數據的採集和互聯;還要積極推進「網際網路+縫製機械」產品創新和服務應用,積極完善並不斷演繹「網際網路+縫製機械」概念和內涵。
相關縫紉機行業資訊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衣車縫紉機產業市場運行暨產業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更多縫紉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縫紉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