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網際網路應用行業分析報告 >> 我國車聯網6大發展趨勢分析

我國車聯網6大發展趨勢分析

2015-09-25 11:01:29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通過網際網路技術,所有的車輛可以將自身的各種信息傳輸匯聚到中央處理器。

  2014是車聯網鬧騰不休的一年,BAT與地圖商聯姻,進入蜜月期;特斯拉、沃爾沃等汽車巨頭強勢衝擊;車聯網入口之爭打得火熱……現在國內車聯網發展已經有一定基礎,在2015年,我們如何成功卡位才是關鍵,其核心則是智能雲生態圈與車聯網業務,落地「理想車生活」,才能成功瓜分車聯網大蛋糕。現在我就拋磚引玉,談談我眼中的2015年車聯網發展趨勢。

我國車聯網6大發展趨勢分析

  趨勢分析一:智能硬體+後台,快速累積用戶的手段

  在迎接車聯網浪潮中,傳統硬體設計如果不能接入網際網路,僅僅靠車機化功能累加,無法滿足人們在智慧型手機上的使用習慣。因此,以移動網際網路思維運作車內設備功能,用戶體驗感的提升手段尤其重要。

  在直接接入移動網際網路方式中,使用聯網智能硬體接入是最簡單和快捷的手段,而後台服務是近年乃至未來三年承載與實現車聯網服務的平台。

  單單就翼卡而言,打通車聯網雲服務平台與手機、雲狗、後視鏡等智能終端後,用戶量得到明顯的提升,截止2015年1月為止,實際運營用戶數已經超過 150萬。從這個數據來說,看到用戶對於後台服務植入車載設備認可度和接受度越來越高,增加車聯網服務,促使用戶體驗感的提高是毋容置疑的。

  趨勢分析二:安卓一統江湖,2015年大勢所趨

  在今年1月九州展,好幫手、路暢、飛歌等大牌導航廠商的展品都以安卓系統為主,目前安卓導航已經占40%左右的市場份額。縱觀以上游Android作業系統為主流的車載設備,特別是在傳統專車專用導航、OBD、網絡音樂、後視鏡、大屏機、對講機、可穿戴設備內核都在向Android作業系統靠攏。

  由於智慧型手機被小米、三大運營商、世界巨頭侵占生存空間,使原有以金立、酷派、甚至山寨手機廠從業人員不得不向車載設備行業轉移;

  其次,以通訊為背景,以山寨為模式進行大規模在車內Android為操作內核進行創新,尋找突破;

  上游晶片廠MTK,從2G向3G轉移,以功能機向Android智能機進行轉移。

  目前產品狀態看出,從智慧型手機快速輻射車載其他設備是大勢所趨,安卓系統將要在導航市場上一統江湖。

  趨勢分析三:車聯網入口多元化,卡位戰更加白熱化

  隨著物聯網興起,移動網際網路內容提供商基於原有車載設備數量的增長速度過緩不滿,尋找車載標準化,統一化的聯網終端就有了可持續投入,從手機支架到空氣淨化、電子云狗到行車記錄儀;從OBD到後視鏡,都給了網際網路內容提供商有了足夠的想像空間,每一種形態都是一個車聯網入口,所以,堅持以屏為入口,可能只是車聯網的一部分。

  創新永遠是利益的巨大驅動,而小米+凱立德,騰訊+四維,蝦米音樂,考拉FM都有可能推出基於C端成功標準化產品終端。車載設備進一步智能化,車聯網未來會呈現多入口的態勢,不論是百度、阿里這些BAT;是好幫手、路暢、華陽等老牌導航廠;還是安吉星、翼卡這樣的車聯網服務提供商,將在車聯網入口中展開卡位混戰,2015年車聯網入口之爭將進入白熱化階段。

  趨勢分析四:BAT應用搶占車主入口,來勢洶洶

  上面已經提到入口之爭會進入白熱化階段,在這個火上加油的就是BAT巨頭。2014年百度、阿里、騰訊國內三大BAT巨頭在車聯網內動作多多,只為布局車聯網,憑藉先天優勢通過智能應用搶占車主入口。

  百度發布carnet後,基於合作夥伴及技術途徑不合後市場現狀,基本無疾而終;下一步百度自有carlife還沒有進入實測性應用,但百度導航成為眾多車主導航的不二之選,特別是實時路況成為百度殺手鐧之一。

  阿里將高德合資收購,併入LBS事業群,將高德定位於阿里的一個部門,徹底阻斷了其他兩方巨頭對高德資源的瓜分使用。同時研製阿里雲作為作業系統底層切入。最新消息紐曼搭載阿里雲成為第一家車載機使用者。

  騰訊入股四維,獲取了自己社交化的LBS基礎數據。基於四維導航車載應用前景,騰訊與四維推出「趣駕」「We drive」內容服務包,通過積極參與後市場主機廠與車機廠的合作,來切入後市場車主的爭奪,同時基於OBD的路寶進行試驗。

  BAT三大巨頭布局車聯網在2015年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或者他們的強大會嚇怕了不少產業鏈上的企業,其實我認為市場不是一個人做起來的,多人做,蛋糕才能膨脹,企業才有更多機會。產業鏈更應該借勢發展,成為網際網路企業生態鏈一部分,尋找合作機會

  趨勢分析五:基於O2O是車聯網主要手段

  2015年,我們翼卡將在O2O上進行布局,我也相信車聯網運營模式未來的方向將會是O2O聯合本地化模式。以用戶最不能離開的吃喝玩樂為首發,聯合本土服務,在服務溢價上下功夫,那這就形成後市場服務。現在我正在嘗試利用局部區域,選擇優秀的合作運營商,在本土嘗試性將O2O濃度及上下游商家試操性展開,以求在車聯網O2O的路上尋找適合的運營模式。

  趨勢分析六:兩大聯網方式是改變產業布局的推手

  上述已經提及網際網路或者說移動網際網路在後市場起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目前車內電子設備聯網化趨勢也越來越明顯,但聯網方式不同誕生的商業模式不同。有關更多車聯網的行業資訊信息請查看2013-2020年中國車聯網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我大概區分出兩種典型模式:第一種是基於智慧型手機為語音數據樞紐,可分四個層次的接入:

  第一個層次以翼卡藍牙一鍵通為代表1.0版,手機+車機利用藍牙音頻通道傳送小流量數據,解決手機到車機最後1公里,前幾年快速落地。

  第二層次以騰訊路寶,OBD+藍牙數據通道利用手機導航APP為剛需完成聯網。

  第三層次以百度CarNet ,翼卡2.0服務為代表。利用mirrorlink技術,用USB線將手機數據通道與車機互聯,完成車機聯網。

  最頂級代表是蘋果、谷歌,分別推出CarPlay 、Android Auto,分別將手機與車載設備從底層互聯。

  第二種是基於自帶通訊模塊SIM。由於車內數據眾多,實時性強,包括遠程控制,總需要的車內內置SIM卡通訊完成聯網。三大運營商在基於智慧型手機市場被瓜分完成後,急需尋找新的增量市場。所以車載設備通訊卡得到三大運營商最積極反響。

  聯通:寶馬、奧迪、特斯拉、OnStar等眾多車廠合作,但卻遙遙無期,所以將觸角伸向後市場,採用與華為模塊廠家,打造TSSP平台等資源,推動車內聯網。

  移動:近期完成與德國電信合作4GLTE推出,極力在4G層面進入車載設備互聯。

  電信:基於傳統骨幹網絡聯接,完成Onstar、G-book等車廠及移動網際網路公司的整合。

  網際網路內容商的推動,由於智慧型手機上的APP應用無法在車內到達應用,網際網路的CP成為Sim卡內置車內重要推手。如騰訊、小米+凱立德。上遊方案商及通信晶片商,同理基於手機市場換代基本完成,晶片商和方案商將下一個目標對準車載設備,特別聯發科(MTK)產業鏈生態鏈進行轉型。聯網商業模式選擇、因為不確定性,現有產業鏈無法預測究竟是蘋果、谷歌與三大運營商競爭局勢,而且上游晶片商MTK的6572與3363之爭也是決定產業局面重要推手。

更多車聯網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車聯網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