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未來車聯網將主要通過無線通信技術、GPS技術及傳感技術的相互配合實現。在未來的車聯網時代,無線通信技術和傳感技術之間會是一種互補的關係,當汽車處在轉角等傳感器的盲區時,無線通信技術就會發揮作用;而當無線通信的信號丟失時,傳感器又可以派上用場。
對網絡承載的要求
作為眾多無線應用的代表,車聯網時代的到來必將推動更多無線技術的應用和普及,我們也再一次看到了移動寬帶需求的指數性增長。儘管無線和有線運營商們還無法確定應該在哪些地方進行投資,以及投入多少,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移動寬帶的需求正在增長,而且增長會非常迅速。
目前,通用汽車已經通過與中國電信合作,通過其3G網絡為用戶提供車載信息服務,並逐步建設車聯網。當用戶量還不具備規模的時候,現有的運營商網絡可以承載各項服務;但當用戶數大幅增加時,網絡也將受到考驗。
從「網際網路」到「物聯網」,世界正以不同的方式相互連接;而從「車載信息」到「車聯網」,車與車之間也將相互連接,並成為人們相互交流的新途徑。
在不久前舉行的「車聯網—網聯城市智能交通」論壇上,通用汽車中國公司總裁兼總經理甘文維表示:「『車聯網』是汽車行業對於未來『互聯的汽車』的美好願景,就像20世紀80年代網際網路的出現將獨立的桌上型電腦互相聯繫在一起。車聯網的現實應用,將會改變人們未來的生活、工作方式。」
智能交通大聯網
所謂車聯網,是指裝載在車輛上的電子標籤通過無線識別技術,實現在信息網絡平台上對所有車輛的屬性信息進行提取和有效利用,並根據不同的功能需求對所有車輛的運行狀態進行有效的監管,同時也提供綜合服務。英特爾實驗室嵌入式平台和應用首席工程師及高級總監郭新鋼告訴記者:「車聯網和網際網路一樣,都會是將來物聯網絡的一部分,利用現有的網際網路和通信技術可以加快車聯網的發展。不過,考慮到汽車應用的特殊性,車聯網對網絡的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會更高。」
目前,美國的IVHS、日本的VICS等系統通過車輛和道路之間建立有效的信息通信,已經實現了智能交通的管理和信息服務。而Wi-Fi、RFID等無線技術近年來也在交通運輸領域智能化管理中得到了應用,如在智能公交定位管理和信號優先、智能停車場管理、車輛類型及流量信息採集、路橋電子不停車收費及車輛速度計算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應用成效。
更多車聯網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車聯網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