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傳統出版行業分析報告 >> 2016年我國高速噴墨印刷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2016年我國高速噴墨印刷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2016-03-16 16:25:16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現在正是高速噴墨印刷技術的好時機,要跟上高速噴墨發展的步伐,需要先了解高速噴墨印刷市場的現狀。

  市場成長現狀

  2015年是高速噴墨印刷技術的一個好年頭,根據2014年底的數據顯示,全世界範圍內新的高速噴墨印刷機的銷量同比增長22%,印量增長了35%以上。先不說它現在在發展周期中所處的位置,與其他印刷市場相比,它展現了鮮見的高增長率。

  至今,距離第一條高速噴墨印刷生產線建成已有8年,全球大約只有800家公司採用高速噴墨技術。2015年全世界高速噴墨印刷機印刷的印量還不足印刷總量的1%,這意味著,目前的市場仍然處在高速噴墨技術發展周期中的早期,與其他印刷技術相比,高速噴墨印刷技術還可以保持較高的利潤空間。

  此外,高速噴墨印刷印量中有三分之一來自於替代膠印。還有一些膠印無法印刷的短版書籍所產生的印量。如,將個性化的醫療福利與當地醫生聽診目錄相結合的個性服務單,將雜誌與直郵結合的個性時尚雜誌,以及內容豐富的財務報表,這些都是面向大眾消費市場而不僅是為高端客戶提供的個性化信息定製。

  2016-2021年陶瓷噴墨印刷行業市場競爭力調查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高速噴墨印刷技術擁有可變數據印刷的能力,生產力要強於靜電墨粉印刷機3~10倍。此外,與靜電墨粉印刷相比,印刷彩色活件所增加的額外成本也較小,這也是推動高速噴墨印刷技術發展的原因之一。預計高速噴墨印刷會進一步的增長,源於最近的噴墨系統可直接噴印到塗布紙和非塗布膠印紙上的技術進步。

2016年我國高速噴墨印刷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紙品包裝將成為一大商機

  無論是傳統印刷中的綠色印刷,還是數碼印刷中的靜電噴墨技術已經發展到了成熟階段,供應商們已經做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相關人士認為單張紙高速噴墨印刷會成為下一個印刷業爆炸式發展的關鍵。這種技術能夠取代傳統單張紙膠印機。全球傳統單張紙膠印機的裝機量遠遠高於捲筒紙膠印機,可以預見未來單張紙高速噴墨印刷機的裝機量潛力可觀。

  傳統膠印現在印速可達1.5萬張/小時,而目前單張紙高速噴墨印刷機速度為3000張/小時左右,印刷速度明顯不夠富士施樂,這種技術還要經歷一定的發展階段,才能顛覆印刷業的格局。

  書刊印刷將成主要發展前景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和高速噴墨印刷技術的逐漸成熟,其在按需出版、直郵帳單印刷、公文印刷、商業印刷等市場的需求大幅增長。高速噴墨印刷技術憑藉其快速、可變的優勢服務於出版、電信、銀行、保險、郵政、金融包裝等行業和公共事業滿足他們較高的印刷要求。除了高速噴墨印刷系統,高速噴墨噴頭還可配合傳統印刷機完成一些應用,如藥品、菸草、食品、日用品包裝和標籤、報紙、快遞單、彩票等可變信息印刷。

  從市場趨勢看,多品種、短版、個性化呈現越來越大的市場需求,傳統印刷已經難以適應。尤其是大量專業性強的學術著作由於印刷量小而難以出版,大量印量少的行業報紙和專業報紙也難以在全國印刷發行。此外,加之圖書庫存帶來的成本壓力和資源壓力,高速噴墨數字印刷為出版行業提供了一種可行的解決方案。

  雖然高速噴墨可以應用於較多的行業,但書刊印刷是中國高速噴墨印刷的主要前景。目前,很多出版社都意識到按需出版是大趨勢,但受到資金、版權、設備、人員、技術、成本等因素的制約,大部分出版社實行按需出版的及刷還尚在擱置中。改變這個現狀需要更加完善的出版生態系統,上游出版商,下游印刷服務提供商以及設備供應商一起來重塑數位化出版產業鏈,構建按需出版體系,一同摸索盈利的按需出版商業模式。

  高速噴墨印刷技術自興起之日便被眾多業內人士關注、矚目,雖然發展迅速,然而目前在實際應用推廣上仍不成熟。相信在業界各方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高速噴墨印刷技術將會更快地在國內印刷市場落地開花。

更多噴墨印刷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噴墨印刷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