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生物識別技術就是,通過計算機與光學、聲學、生物傳感器和生物統計學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結合,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紋、臉象、虹膜等)和行為特徵(如筆跡、聲音、步態等)來進行個人身份的鑑定。
根據不同的生理特徵,生物識別技術主要可分為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聲音識別與虹膜識別等。
蘋果移動支付工具Apple Pay在業內風光無限,憑藉NFC支付快速與方便的優勢,Apple Pay在全球發展春風得意。不過,隨著技術日新月異發展,Apple Pay或許好景不長,因為,更方便的刷臉支付要來了。據悉,谷歌正在研發一款支付應用,這一應用安裝在手機上,可通過藍牙WiFi 或位置數據自動與收銀系統相連,用戶付款時甚至不用拿出手機,只需要用店內攝像頭進行「刷臉」即可完成支付。
除谷歌之外,阿里巴巴、騰訊等國內公司也對「刷臉」功能興趣盎然。「刷臉」牽扯到了生物識別——近幾年逐漸受到重視的技術,在科技大佬爭相「拾柴」下,生物識別產業這把火有望在2016年越燒越旺嗎?
指紋識別是生物識別中技術難敵較低、且應用最廣的技術。目前在鎖具、考勤、門禁、電腦、銀行與保險柜、智慧型手機等多個領域都能看見指紋識別的身影。其中,在蘋果手機的示範效應下,近幾年,手機安裝指紋識別裝置成為標配,這進一步延伸了指紋識別技術的繁榮時間,隨著移動支付市場需求不斷上升,指紋識別裝置成本不斷下降,預計這一技術還將有爆發式發展的可能;
其次是人臉識別,與指紋識別技術相比,人臉識別精準度更高,因此更適用於對信息安全有高要求的領域,如銀行機構,網際網路金融平台等。預計人臉識別市場將快速爆發。到2015年,我國人臉識別行業市場規模可達到75億元,未來潛在的市場規模將超過千億;
虹膜識別是目前生物識別技術中精準度最高的一項技術,它具有誤識率低、難偽造、難複製、生物特徵不易損傷的特點,理論上將比指紋識別與人臉識別更加精確可靠。不過由於應用尚未成熟,這一技術目前被視為」黑科技「。
2009年全球生物識別產業收入為34.22億美元,2014年這一數值達到93.68億美元。在我國,2014年生物識別市場規模為80多億元人民幣,預計2015年中國生物識別市場規模可突破100億元,生物識別在全球以及中國強勁發展的態勢可見一斑。
生物識別產業已然是朝陽性產業。隨著網際網路不斷普及、信息安全產業日漸受到重視,政府、企業與個人對信息安全日漸關注,未來生物識別還將有更大發展空間。投資者可以關注生物識別晶片公司,或提供生物識別技術方案的公司。更多相關生物識別行業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生物識別技術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
更多生物識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生物識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