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免費報告 >> 藥品 >> 2016年電信業市場分析:4G競爭有增無減

2016年電信業市場分析:4G競爭有增無減

2016-04-19 15:21:15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在2016年年初的時候三大電信運營商發布了財報,數據顯示,業績下滑,利潤下降,對於三大電信運營商來說,已經過去的2015年是不平坦的一年;謀求轉型,搏殺4G,將成為2016年的關鍵詞。不得不承認,從日賺斗金的輝煌到利潤下滑的窘境,運營商的「吸金」能力正在下降。2016年,三大運營商在4G和寬帶領域的競爭有增無減。而全力搏殺 4G,將是三家企業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的發展重點。

2016年電信業市場分析:4G競爭有增無減

  2015,高層變動 短期業績波動

  2015年年初,李克強總理的一句「我們的流量費太高了」,開啟了運營商「提速降費」的大門。這一年,伴隨總理三次督促提速降費,三大運營商紛紛降低單位產品資費,並推出流量不清零、取消京津冀漫遊費等舉措,以緩解業績考核和提速降費帶來的雙重壓力。

  「在消化這些舉措的過程中,對運營商的收入和成本都有較大的負面影響,使運營商的收入增長出現了短期波動。比如2015年10月三大運營宣布流量不清零,10月和11月我國電信業累計收入同比增速連續下降1.3個百分點,達到全年最低水平」,CATR專家以數據說明。

  2015年運營商財報顯示,三家合計淨利潤達到1391.14億元,平均日賺3.81億元。其中中國移動日賺2.97億元,中國電信日賺0.55億元,中國聯通日賺0.29億元。但是反觀其利潤率,卻分別為16.2%、6.1%和3.8%。在扣除鐵塔的一次性收益之後,利潤率實際上並不高,甚至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都處在虧損邊緣。

  另一方面,2015年,對運營商產生較大影響的政策,除了「提速降費」,恐怕就是三大運營商集體換帥了。新的人事變動下,一方面要「維穩」,穩住現有的業績和人心的穩定,一方面還要「求變」,為未來的轉型謀求路徑,而這些都需要時間。

  當然,「監管高層在4G發展關鍵期和『十三五』開局前做出此決策,其目的是避免運營商間過度競爭,推動企業健康發展。從實際情況來看,此番換帥又奠定了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奠定了基礎」。

  不管怎樣,已經過去的2015年,運營商猶如坐過山車,經歷了高低起伏的發展態勢,最終卻是有驚無險,平穩著陸。

  2016,網絡遷移 4G競爭有增無減

  三家運營商2015年財報都顯示,從整體收入結構上來看,固網語音和移動語音業務收入都出現了下滑,但在網際網路、增值服務、ICT服務等領域都出現了增長。

  「面臨傳統業務收入加速下滑、流量業務貶值、成本管控力度加大、創新能力不足等電信行業新常態,三家運營商均將網絡業務經營放在了2016年重點工作的首要位置」,CATR專家指出。

  根據三家企業2016年工作會議,中國電信2016年將推進業務重構、網絡重構、運營重構和管理重構;同時持續深化企業轉型,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資源配置,升級產品服務,做大業務規模,做優企業價值。

  中國移動將全力加快4G發展,公司上下傾斜資源,狠抓4G網絡建設優化、4G客戶發展、4G新技術應用與4G業務創新;並將大力提升流量經營水平,拓展集客市場、家庭市場,大力發展國際業務以及新業務。

  2016年,中國聯通將重點聚焦4G,加快網絡建設,重塑品牌形象,加速用戶向4G網絡遷移;並以應用為引領,持續提升寬帶價值,保持固網業務穩定增長。

  從三大運營商目前公布的2016年工作重點來看,三大運營商在4G、寬帶領域的競爭將有增無減,或將延伸至融合通信、多媒體、移動支付、物聯網、雲計算等領域。

  而在4G領域,三家運營商都在快馬加鞭加快由2G、3G向4G的消費升級,並把其當做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的發展重點,各自謀求在4G時代的華麗逆襲。

  面對OTT業務的快速發展和傳統通信業務的迅速貶值,運營商經歷了一段迷茫期,但流量的爆發式增長成為運營商保持收入增長的『救命稻草』。運營商能否延長流量帶來的緩衝期,找到新的收入增長點,是決定運營商「十三五」期間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更多相關電信行業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中國電信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