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生物製藥行業分析報告 >> 2016中國生物製藥產業發展前景分析:抗體藥物迎來發展機遇

2016中國生物製藥產業發展前景分析:抗體藥物迎來發展機遇

2016-06-24 10:00:14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目前全球生物製藥產業發展處於快速上升期,抗體藥物、生物疫苗被認為是未來生物醫藥領域發展的「潛力股」。

  在日前舉辦的2016年大連國際(20.300, 0.13, 0.64%)DNA和基因組活動周論壇中記者了解到,在「十三五」醫藥生物產業規劃的推動下,我國抗體藥物雖迎來發展機遇期,但仍在智慧財產權、檢測標準、成本控制等方面受到制約,亟待大力創新,規範發展,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2016中國生物製藥產業發展前景分析:抗體藥物迎來發展機遇

  抗體藥物成生物醫藥「潛力股」

  抗體是指機體在抗原性物質刺激下,由B細胞分化成漿細胞所產生的、可與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的免疫球蛋白。通過與抗原(包括外來的和自身的)相結合,抗體可有效清除侵入機體的外源微生物並中和它們所釋放的毒素,清除某些自身抗原,以維持機體正常平衡。由抗體物質組成的藥物就是抗體藥。抗體針對相應抗原具有高特異性和高親和力的特性,使得其在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中顯示出其他類型藥物無可比擬的優勢。

  目前全球抗體藥物市場增長勢頭強勁,1997年全球抗體藥物市場規模只有3.1億美元,2010年已達到480億美元。業內統計顯示,2015年全球抗體藥物市場規模已達到680億美元,且年增長速度較高,如日本抗體醫藥2014年比2013年度增長幅度高達555億日元。

  數據顯示,在21世紀前十年,抗體藥物在全國生物製藥中的市場份額從10.5%上升到56.4%,被業內認為是生物製藥產業中最為活躍的組成部分,已成為未來生物醫藥領域發展的「潛力股」。

  在臨床實踐中,抗體藥物也呈現愈發活躍的狀態。《2015——2020年中國單抗市場競爭現狀及前景趨勢報告》顯示,2013年全球前十大重磅暢銷藥中,6個都是抗體藥物。美國詹森研究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威廉·R·斯特羅爾表示,過去十年間,多種抗體治療方法和新平台已被設計研發,未來抗體治療的範圍將進一步擴大。「目前一些針對免疫腫瘤學的抗體已被研發,即將進入臨床,為癌症患者、免疫功能紊亂、代謝障礙等患者提供更多治療方法。」

  抗體藥產業在全球蓬勃發展的同時,中國內地近年來也持續發力:從2007年抗體藥物市場規模的2.3億元,增長到2010年的10億元。隨著「十二五」、「十三五」醫藥生物產業規劃的推動,製藥技術迅猛發展的拉動下,目前國內抗體藥物產業發展迅速,已形成以北京、上海、西安、武漢等為中心的產業基地。

  雖然中國抗體藥物相對基數小,但是發展潛力巨大。目前,我國國產單抗藥物主要為仿製藥。在進口藥占主導、藥品專利到期創造的窗口機遇期,將倒逼國產藥比例將有所提升。2015年有640億美元的生物專利藥到期,其中抗體藥物占比高達48%。業內普遍認為,中國「仿製」抗體藥物將迎來一個發展機遇期。

  國內抗體藥產業化發展仍受制約

  專家指出,雖然國內製藥企業在抗體藥物研製方面取得有效進展,但仍存在一定製約。

  缺少自主智慧財產權。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蘇志國指出,目前中國90%以上的抗體藥物都是仿製國外,國內缺少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細胞株以及技術,包括設備、材料、工藝等都是採用國外進口,缺乏創新。

  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反應器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譚文松也表示,我國受到產能和成本制約,動物細胞培養生產工藝技術落後,且無血清培養基、生物反應器和原輔料等過分依賴藉口,表達產物質量低、標準缺失,且分工不夠明確,產學研用合作嚴重不足。

  純化工藝成本過高。在生物技術藥物產業發展中,生產製造規模和產品純度的要求越來越嚴格。隨著生物藥物被批准和投入生產的數量增多,臨床使用量持續加大,對生產製造純化工藝的效能和成本要求也早隨之提高。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抗體藥物開發中,約60%的資金被投入在下游純化工藝建設,藥物製造成本可達到售價的20%到25%。

  上海交通大學生物製藥實驗室主任李秀榮認為,下游純化成本擴張,也為生物製藥企業的運轉增加了壓力。如果生產中可以減少純化步驟,研究高質量純化工藝,縮短生產周期,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生物技術藥物製造將會更加「輕裝上陣」。

  藥物質量檢測標準尚未成熟。抗體藥物檢測標準的建立和驗證,是藥物最終獲得批准並進入生產溝通的核心環節,質量分析檢測貫穿全流程。據介紹,目前我國符合標準的抗體藥物質量標準尚未完全成型,主要沿用歐美標準,仍然需要學界和產業界積極配合。

  「除了標準不成熟,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抗體藥物企業都是等著國家檢查,缺乏自查自糾的安全意識。」蘇志國表示,目前美國已經提出了質量設計的掛念,但中國的企業相對缺乏對質量重要性和安全性的認識。「安全是根本。如果藥物安全無法得到保障,那產業化就將無法實現,國內抗體藥物將在全球繼續處於跟跑位置。」

  加強創新促國產抗體藥產業轉型升級

  「我們是生物醫藥的仿製藥大國,進口藥比國產藥貴幾倍。為什麼醫院碰到疑難雜症,還是青睞進口藥?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進口藥比國產仿製藥的有效性更強。」蘇志國認為,加強創新、提高核心競爭力,是中國抗體藥物發展的未來方向。

  專家表示,大部分抗體藥物屬於高精尖藥物範圍,診療類似癌症等疑難重症,感冒藥等常見藥物的「價格戰」套路並不適用,應從提高質量、加大創新力度入手,整體提高抗體藥物的產業能力。

  蘇志國建議,國家、企業、科研單位等宜建立創新聯盟,從國家層面鼓勵新藥創製,鼓勵新抗體的研製,並重視智慧財產權,儘快實現細胞株、裝備、消耗材料等內容的研發,以實現技術國產化,起到可以支撐的技術平台作用。

  專家指出,在抗體藥物創新中,動物細胞的大規模培養技術已成為各個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化的核心競爭點。譚文松指出,我國動物細胞工程行業起步較晚,目前上市產品數量和種類少,工業化生產規模小。建議國家加大力度促進細胞株的代謝工程改造,並加強對細胞培養過程的理解和優化,提高抗體表達速率,開發高產量、高質量的細胞培養工藝,以補齊短板,實現行業轉型升級。

  更多相關行業資訊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生物製藥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更多生物製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生物製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