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人均礦泉水消費量是世界上最低的國家之一,城鎮居民人均消費量還不到10升。所以,我國礦泉水的消費市場潛力是很大的。
據統計,大陸包裝水市場約有270億元人民幣(下同)市場,每年均有階梯性成長,2015年成長率約5.71%,有鑑於此,統一也積極搶進礦泉水領域,目前已有廣西巴馬、長白山2個水廠,推估2016年水事業營收可望成長4.5%,逼近2億元,未來朝10億元目標前進。
統一礦泉水2015年營收1.81億元,2016年上半年已達1.02億元,表現不錯。統一中控副總暨發言人楊壽正表示,目前市占率僅0.83%,還相當小,現階段不急著衝量,主要打造品牌價值,先主打一線大城市,北京、上海為主要銷售區域,占統一全國水事業銷售額的3成以上。從市調數字來看,2016年統一在北京的水市占率約增加了0.05個百分點,上海的業績則成長10.88%,均優於整體市場的表現。
隨著環境污染的加劇,消費者對"健康"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健康、高品質成為主要的追求,高端礦泉水正是以其純淨、無糖、低熱和有益元素含量豐富成為人們首選飲品之一,符合人們追求純淨、有益健康的飲水要求,高端礦泉水是水中珍品,是適合長期飲用的天然健康水,更是天然的保健飲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對飲用水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有68%有人對飲用水的要求不僅是解渴,而是更加關注品質和健康。礦泉水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飲品,超市、商場、小賣部、便利店,它的身影無處不在。大多數企業與品牌都把主戰場放在低端,並且經歷連年價格戰之後,這一市場的利潤已日漸微薄,許多企業與品牌都在開始嘗試拓展新領域,飲用水市場競爭格局的改變和消費需要的拉動,國內飲用水市場贏來高端時代。消費者對健康好水的需求更加明顯,瓶裝水市場高端好水的銷量也逐漸上升,整體呈現高端化趨勢。2012年市場上高端水消費量勢頭尤為喜人,正在快速增速擴張,2015年中國高端水市場銷量將達到667千噸。
之所以重視水質,是因為人們比較關注健康,一方面的原因在於環境污染愈加嚴重,包括水污染、空氣污染等,人們在受污染的環境下生活會造成機體免疫力下降,患病幾率就會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就是現在人們的生活質量提高了,開始重視生命質量,養生保健的意識越來越強。對於具有養生作用的巴馬高端礦泉水對於市場來說,需求是比較迫切的,每個人都渴望能夠自己健健康康、青春永駐,像巴馬人一樣可以活到一百多歲,生活逍遙自在,沒有疾病的困擾,無疾而終。
講到這裡,我們可能已經看出市場對於高質量的飲用水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巴馬高端礦泉水加盟的發展前景是很廣闊的,但是我們可能會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市場那麼多的高端水品牌,做巴馬高端礦泉水加盟競爭不是也會很激烈嗎?對於競爭而言,不可避免,任何一個行業都會存在競爭,但是做巴馬高端礦泉水加盟和其他高端水品牌之間的競爭是非常小的,畢竟高價並不能代表高端,巴馬高端礦泉水的品質遠遠優越於其他的高端水。廣西巴馬,有著無與倫比的自然地理條件,其獨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高能態、高含氧的活性水。
據2014-2020年全球礦泉水行業市場趨勢與投資戰略分析研究報告揭示出當前中國公眾在飲水認知方面的幾大真相,對於引導公眾如何健康飲水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認知真相之一是,天然礦泉水成為公眾日常飲水的首選。被調查者中有近半數(46%)選擇天然礦泉水,而且這類群體對自身飲水習慣的健康評價指數也最高。這一結果顯示,中國公眾對健康飲水認知度較之5年前有大幅度提升。在2011年出具的相關調查報告中,絕大多數人選擇純淨水等作為日常飲水,而忽視了天然礦泉水。
認知真相之二是,中國公眾存在飲水焦慮,超過八成的中國公眾認為污水排放及水源地水質是影響飲用水水質的主要誘因。因此在飲用水選擇上,更加看重「水質」與「水源地」,如世界黃金水源地長白山這樣的優質天然礦泉水水源地獲得了最為廣泛的認可。
認知真相之三是,價格是影響實際購買行為的重要因素之一。調查指出,44.5%的被調查者認為一瓶天然礦泉水定價應在3元(一瓶約500ml)。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礦泉水價格仍高於公眾普遍心理預期。不過我們看到,以恆大冰泉為代表的天然礦泉水品牌已率先實施了平價舉措,這一趨勢也在加速天然礦泉水成為中國市場消費主流。
認知真相之四是,38%的被調查者選擇用天然礦泉水泡茶,可見公眾對什麼樣的水是好品質的水已有一定了解。特別是華南地區的公眾對於天然礦泉水的認知及消費的普及度都已走在前列。他們對自身飲水習慣健康的認可度最高,不僅使用天然礦泉水泡茶,還常常用來煮飯、煲湯。
對此,中國民族衛生協會健康飲水專業委員會主任金日光教授在發布會上表示,近幾年,通過相關政策法規的出台及有責任感的水企的大力宣傳推廣,國民健康飲水理念得到了有力提升,優質的天然礦泉水作為日常飲用水已逐漸成為社會普遍共識。
更多礦泉水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礦泉水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