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速電動四輪車並非以傳統轎車為原型,而是多以高爾夫球車等為原型發展而來。由於目前國內還沒有出台這類車型的標準,因此國內生產廠家們大都參考歐盟、日本等國的標準設計,即同時滿足車身尺寸小、車身重量輕、最高時速低等條件。
在國家層面,低速電動車目前一直處於「無法無天」的監管狀態,由於其各項性能參數達不到電動汽車的標準,因此一直無法正式獲得合法身份。雖然在國家法規方面低速電動車上不了台面,但是它卻依靠更便宜的價格、更低的使用成本以及更便利的使用條件(無需駕照)取得了非凡的市場成績,2015年全國低速電動車銷量甚至達到了70萬輛,以山東省為例,據山東省汽車行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山東省低速電動汽車產量高達34.7萬輛,連續三年增長超過50%!另據不完全統計,山東全省生產低速電動車的企業或多達2000餘家,而且90%以上都是非正規的「小作坊型」企業,銷售多以代銷為主,品牌眾多,價格從幾千元到幾萬元,且多為個體經營,不能開具發票。低速電動車的野蠻生產引起了行業的關注。在帶來巨大經濟利益背後,低速電動車普遍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生產,產品普遍安全性能低、質量差,同時駕駛人及車輛大多無證無照,給道路交通安全帶來嚴峻挑戰,成為了多方口誅筆伐的對象。
記者從國家標準委獲悉,備受行業關注和期待的四輪低速電動車標準開始制定。
近日,國家標準委下達了《2016年第三批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的通知》,本批計劃制定、修訂的標準共計191項。其中,包括四輪低速電動車技術標準。通知指出,四輪低速電動車技術條件項目周期為24個月,主管單位為工業和信息化部,起草單位為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和上海機動車檢測中心。
2016年中國低速電動車產業研究報告顯示,低速電動汽車是指速度低於70公里/時的簡易四輪純電動汽車,外形、結構、性能與燃油汽車類似。由於其高性價比,近年來在三、四線城市城郊及鄉鎮農村地區迎來快速增長。
渤海證券指出,保守估計低速電動車市場容量超1000萬輛,市場規模超2000億元。而2015年全國低速電動車保有量僅70萬輛左右,市場潛在空間巨大。
目前,隆鑫通用、力帆股份、雙林股份、中通客車等多家上市公司正在加快布局。
更多低速電動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低速電動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