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小型車行業分析報告 >> 純電動車行業2016年市場現狀:短期看空長期向好

純電動車行業2016年市場現狀:短期看空長期向好

2016-11-25 17:06:24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在網際網路+時代下,各行業的商業模式發生較大轉變,其中電商網購規模迅速擴大,人們對購物方式有了新的改變,同時帶動快遞物流業的蓬勃發展。從國家郵政局獲悉,2016年上半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132.5億件,同比增長56.7%;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714.6億元,同比增長43.4%。其中,物流車承擔了重要角色。

  但傳統物流車存在油耗較高、尾氣嚴重超標等現象,魚和熊掌如何兼顧?此時,新能源物流車出現在人們視野。與傳統物流車相比,新能源物流車的電力驅動模塊主要由中央控制單元、驅動控制器、電動機、機械傳動裝置組成。在配有熱管理系統的新能源物流車可負載直接啟動,有效避免外界環境的影響。不僅如此,由於去除了離合器配置,駕駛員操作更加簡便。其次,由於新能源物流車線路固定且屬於短途運輸,只需在倉庫內部建立充電樁即可,安裝簡單、便於管理。

  政策導向左右市場

  新能源汽車作為近年來汽車行業的焦點備受關注,但受騙補風波影響,原有補貼政策進入調整期。今年5月,記者在採訪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教授歐陽明高時,他曾表示新的補貼政策會很快出台。但5個月後,2016年新能源汽車補貼調整政策仍未見出台。

  2014年9月,交通部發布的《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實施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指出,到2020年新能源城市物流配送車輛應達到5萬輛,同時城市物流配送車運營權也將優先授予新能源汽車。

  2015年,國家發改委等四部委聯合發布《關於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提出完善新能源城市物流配送車的運營政策,對新能源物流車不實行限行限購約束政策。同時,各地方關於電動物流車的推廣政策,如專用牌照收放、運營補貼等事項也陸續出台。

  在既有政策的支持下,我國電動物流車正在準備迎接擴容機遇。201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出現爆發式增長。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產銷數據顯示,2015年純電動貨車產量為4.45萬輛,其中2.9萬輛用於物流運輸,占比高達到60.6%。同時,2015年共有281款純電動物流車進入工信部公告,新增車型與產銷均創歷史新高。

  中汽協副秘書長葉盛基本月10日在回應媒體疑問時表示,新能源汽車補貼細節明年將進行多方面調整,而今年的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無疑會受到影響。「即使業界千呼萬喚,補貼調整辦法卻遲遲不出台。可以預見的是,政策不出台將會影響今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葉盛基說,「補貼調整政策今年內應該能出台。不過政策的具體實施可能到明年才能推進。」

  不久前,高工產研電動車研究所預測,未來幾年地方政策陸續出台,產品質量也將逐漸提升,電動物流車是繼中小型純電動客車之後又一快速增長的領域,具有較好的可持續發展預期。2016~2020年,電動物流車產量年平均複合增長率超過50%。同時,高工產研電動車研究所表示,雖然2016年上半年純電動物流車訂單數已超過7萬輛,但受政策影響,多數企業均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等待政策出台。

純電動車行業2016年市場現狀:短期看空長期向好

  短期看空長期向好

  有研究機構認為,補貼核查對於新能源汽車的整頓治理,有利於抑制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劣幣驅逐良幣」現象,長期來看對於上下游產業鏈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補貼政策暫緩推出會對短期放量有一定影響,行業需求暫時被壓制,但長期趨勢不會改變,短期看空,長期有助於行業優勝劣汰,且市場份額向龍頭企業集中。

  《2015-2020年中國純電動汽車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表明,在工信部發布的第290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車型名單中,包括東風、比亞迪等75款純電動物流車入圍。按照相關規定,進入公告的新能源汽車可以生產銷售。但要獲得補貼,還需取得《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准入資格。

  有專家表示,雖然新的補貼政策尚未出台,但並不意味著不出台。短期發展有困難,不代表長期困難。在純電動物流車發展初期,依靠政策支持及政府補貼,自然能促進產業發展,但健康的產業是市場調節的結果。依靠政策支持能存活,沒有補貼就無法存活,是不可能持續發展的。這不是補貼的初衷,也不是純電動物流車產業的目標。

  「受續駛里程限制,純電動物流車多用於市內運輸。但它不受其他條件限制,可提高配送效率。這應是發展趨勢,一方面是國家倡導;另一方面,純電動物流車在終端配送方面帶來的便利,是當前普通燃油車無法比擬的。」上海鈞發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暉說。

  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全球能源資源環境所所長助理白旻表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不僅應該根據企業或產品的環保程度給予補貼,也要加強對研發的支持。」

  國內一家較早涉足純電動物流車的企業負責人也認同該觀點。他表示,製造商涉足純電動物流車領域無非是獲取利潤,個別企業為了獲取補貼投機取巧,而真正投入技術研發的企業並不多。尤其是大眾「排放門」事件後,全球汽車製造商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力度,未來肯定是一種大趨勢。這需要國家的支持、企業的投入、運營商運營模式的創新以及用戶的認可。現在大家都盯著補貼政策何時出台,但補貼不是萬能神藥。與其依賴補貼生存,不如苦練內功。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找到適合純電動物流車的發展出路。

更多純電動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純電動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