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塑料及製品行業分析報告 >> 中國IC產業發展分析:規劃5年6000億專項扶持

中國IC產業發展分析:規劃5年6000億專項扶持

2017-01-06 14:49:3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日前,紫光集團對外公布,計劃通過其下屬控股子公司紫光控股,與長江存儲現有股東共同出資設立長江控股以實現對長江存儲的控制,其中,紫光控股出資197億元,占長江控股註冊資本的51.04%,擔任長江存儲的控股股東。

  「這是我國IC產業目前落地的最大規模項目。」一位立足湖北的券商研究員對媒體記者表示,近幾年來,中國加大對IC產業的政策扶持,特別是在資金方面的投入,全國規劃5年投入6000億元進行專項扶持。

中國IC產業發展分析:規劃5年6000億專項扶持

  而國家戰略的目的是改變中國在全球IC產業格局中,產業附加值較低的封測工序市場占比大,其他領域占比低的局面,並尋求向附加值更高的晶片設計領域升級的產業發展路徑。

  不過,這種效仿日韓IC產業彎道超越的發展模式,當下仍然還面臨一定的困難,「IC產業的發展需要持續不斷的投入。」上述人士指出,此外,任何產業格局的改變需要有一定的產業機遇,「對於中國IC產業來說,可能需要等待消費市場5G時代的到來。」

  5年6000億

  2016-2021年中國IC晶片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顯示,自2000年,國家首次出台《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後,我國IC產業才真正開始快速發展。

  一組數據顯示,2002年,中國IC產業總銷售額為268.4億元,2008年達到1248億元,2015年為3609.8億元,平均年增長率22%。這個過程中,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IC消費市場主力。在2014年,中國國內半導體市場規模為980億美元,占世界市場的29.4%。

  但國內生產的半導體總產值卻只有125億美元,占世界的3.8%,自給率只有12.8%。中國在全球IC產業的市場占比還主要集中在產業鏈的下端即封測領域。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的數據顯示,2013年國內集成電路封裝與測試市場規模為1100億元,同比增長6.1%,其占半導體行業產值的44%,此後,這一占比持續增長。

  「以前中國主要是拿市場換技術。」上述人士坦言,封測工序技術和門檻較低,靠著資本注入即可實現規模發展,但其附加值相對較低,而核心的晶片設計方面中國並不占優勢,反之,包括美國、韓國、日本在內的企業在晶片設計領域則占據領先位置。

  為改寫這種局面,中國加大投入。2015年開始,中國力推半導體產業鏈建設,並大手筆出資設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根據規劃,我國將按照每期投入1200億元、持續5年共投入6000億元的資金規模用於扶持我國IC產業發展。其中,重點扶植項目包括DRAM(內存晶片)、3DNANDFlash(3DNAND快閃記憶體)、NORFlash(NOR快閃記憶體)。

  除了國家層面的投入外,國內地方基金及各類產業基金也紛紛切入IC產業。這些扶持資金更多的投向和集中在了晶片設計領域。

  另一組數據顯示,2015年年初,我國半導體設計公司約為700家,到如今,已增至1300多家。資本盛宴下,中國半導體產業也快速發展。

  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16年1-9月,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為2979.9億元,同比增長17.3%。

  其中,設計業增長較快,銷售額為1174.7億元,同比增長24.8%;製造業同比增長16.8%,銷售額707.4億元;封裝測試業銷售額1097.8億元,同比增長10.5%。

  看點在5G

  「中國IC產業發展路徑正在效仿日韓等國。」上述研究員指出,此前,中國台灣、韓國和日本在IC產業的發展過程中,也是依靠政策和密集資金投放大力扶持國內產業規模快速成長,迅速改寫了全球產業格局。

  但與其他產業不同,IC產業必須要有持續性的資金投入,並形成規模化的產業集群,才能真正趕超其他國家。

  大的產業格局的改變還需要等待大的產業機遇。而在中國,這一落腳點被市場理解為5G時代的到來。上述研究員解釋,過去幾年,中國在IC產業封測工序中占據一席之地的主要原因是中國消費市場的刺激。

  當時3G、4G通信時代的到來,與此相關產業成為中國IC產業消費主力,迅速拉動了中國IC產業的發展。

  但要獲得晶片設計領域的話語權,僅靠目前的4G難以打破三星和英特爾的壟斷格局。「中國仍需要消費市場的拉動形成真正的產業機遇。」上述研究員認為,當下來看,只有等到5G出現後才能刺激這種產業升級。

  而中國能否抓住5G所帶來的IC產業升級,又有三個核心節點,分別是能否實現物物通信、車聯網在內的智能製造和增強型寬帶等領域的突破和升級。

  存儲器則被視為中國IC產業地位改變的突破口,「存儲器是當前IC產業應用領域中毛利率最高的產品,與全球其他國家對比,當下我國存儲器技術並不落後。」上述研究員說,目前我國能批量生產的為55nm級別的NORFlash(NOR快閃記憶體)和用於主板BIOS晶片等邏輯晶片。

  3DNAND快閃記憶體雖未量產,但已進入實驗室階段,而DRAM也已開始規劃,這與全球其他晶片設計企業基本處於同一水平,「未來想辦法降低其成本後,結合5G帶來的產業機遇,中國IC產業估計可以真正改寫全球產業格局。」

更多IC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IC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