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農機裝備現狀:總量規模已較大,產品應用不平衡。 2004 年開始,農機促進法的出台和農機購置補貼的推行極大促進了我國農業機械的應用和農機工業的發展。至2015 年,我國規模以上農機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已達到 4283.68 億元, 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提高到 63%。目前國內農機產業仍存在較多問題,一方面農機應用發展不平衡,主要體現在地域、產品種類、作業階段等方面;另一方面還存在著中高端產品供給不足、關鍵零部件受制於人等問題。
國內農機行業競爭格局分散,市場集中度有待提高。 與國外相比,國內農機行業仍顯分散,全球目前形成了五大農機巨頭(約翰迪爾、凱斯紐荷蘭、愛科、克拉斯、 久保田),其收入規模均在 30 億美元以上,前三家 15 年收入達 619 億美元,與國內 2319 家規模以上農機企業收入相當。 隨著我國農機向高端化、全過程化轉變,技術落後、資金實力弱的小型企業將逐步退出。國家逐步提高農機購置補貼門檻,未來國內大型農機製造企業發展前景良好,市場份額將逐步擴大。
縱觀機械板塊下半年的行業狀態,不難發現很多下游需求改善帶來的預期差。持續重視資源品漲價傳導到中游機械設備的後周期行情,同時關注煤化工行業回暖復甦及項目環評重啟帶動的下游裝備投資需求。農業供給側改革成為今年經濟工作重點,農機裝備總體保持增長、行業結構逐步優化;上周天沃科技中標(簽署)多項重大合同,合計金額19.2億元,形成傳統主業+新業務雙驅動。
農機裝備保持增長,行業結構優化、關注潛力細分領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農業供給側改革成為2017年工作重點,農業機械對於農業生產提質增效至關重要。根據農機裝備發展方案,至2025年我國農機化率要達到75%。整體來看,農機裝備仍有增長空間,植保無人機等細分領域成長性更高;未來具有技術優勢及高端農機製造能力的龍頭企業,將受益於行業增長及市場集中度的提高。
更多農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農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