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市農機局總結了2016年天津市農機化發展過程中的亮點,總結了以下八大亮點:
一是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穩步提升。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7%以上,同比提高2個百分點,小麥秸稈做到全量化利用。「三夏」期間,機播、機收和秸稈處理首次實現「三同步」和「三個百分百」。
二是農機購置補貼操作程序優化調整。在全市範圍內採取了「自主購機、帶機審核、定額補貼、區級結算、直補到卡」的操作程序,使政策實施的針對性、公平性和安全性進一步提升。新增各類農業機械7936台,有4637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農戶)直接受益。農機購置補貼工作管理連續四年獲農業部表揚。
三是北辰區成為全國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區。
四是全程機械化示範農場掛牌。在8月召開的2016年農機合作社多種經營經驗交流會暨全程機械化示範農場掛牌式上,天津市首次認定了36家全程機械化示範農場。這些農場採用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裝備,經營土地規模達到3000畝以上、能為萬畝農田提供全程機械化作業服務。
五是首批農機安全監理基層服務點建成。
六是深松整地作業任務超額完成。
七是啟動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露天禁燒立法程序。2016年11月,天津市人大啟動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露天禁燒立法,標誌著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納入法治管理通道。
八是天津市首家農機4S店掛牌開業。九是塘沽農用航空服務站通過驗收。2016年11月,濱海新區農委承擔的濱海新區塘沽農用航空服務站建設項目通過市級驗收。
更多農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農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