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能源設備行業分析報告 >> 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現狀分析:技術水平低高端材料需進口

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現狀分析:技術水平低高端材料需進口

2017-01-22 13:38:39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行業現狀如何?據悉,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不過目前,在新能源客車、貨車領域,企業已經出現了結構性的過剩苗頭,動力電池高端產能不足、低端產能過剩的問題進一步加劇。此外,還出現個別企業違規謀補騙補,擾亂市場發展秩序等方面的問題。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2016年全國生產新能源汽車51.7萬輛,連續兩年產銷量居世界第一,累計推廣超過100萬輛,占全球市場保有量50%以上。

  面臨複雜的產業環境,如何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是擺在國家相關部門面前的一道考題。

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現狀分析:技術水平低高端材料需進口

  在頂層設計上,工信部牽頭編制了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了未來十年發展方向、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規劃明確了2020年、2025年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年產達到200萬輛,動力電池系統比能量達到260瓦時/公斤,成本降至1元/瓦時。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總銷量比例達到20%,動力電池系統比能量達到350瓦時/公斤,新能源汽車骨幹企業在全球的影響力和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智能網聯汽車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建立安全可控的汽車零部件體系,我國爭取邁入汽車強國行列。

  原材料領域問題凸顯

  「目前新能源汽車業低端產能過剩,高端產能嚴重不足,優勢企業和拳頭產品少,在國際上缺乏整體競爭力。」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宋秋玲直言。而這一問題,在動力電池領域表現得尤為突出。

  據悉,2016年投入動力電池領域的資金已超千億元,如果這些產能全部釋放,動力電池將達到170Gwh/年的產能。按照電動大客車與電動乘用車1∶10的市場銷售比例來看,這樣的產能規模大約可以滿足年產50萬輛電動大客車和500萬輛電動乘用車的總需求,而根據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測算,這可能是我國2025年後的目標。

  不僅如此,動力電池領域關鍵性的問題還在於「技術水平偏低」。「電池標準缺乏,尤其是尺寸規格標準不足,沒有統一的製造規範,靠各家苦苦摸索。」深圳吉陽智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陽如坤對中國動力電池製造的現狀表達了擔憂:「動力電池製造安全性面臨嚴峻挑戰。規模小,低端產能過剩,高端產能不足。」陽如坤表示,「製造合格率低、安全差、成本高也是動力電池存在的突出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去年已經組建了國家動力電池創新中心和產業創新聯盟,組織行業發布了動力電池技術路線圖,明確了發展目標,引導社會投資。」苗圩表示。

  目前,「高端材料還需要進口,缺乏核心的、原創核心專利,因此加大電池產業基礎研究成為當務之急。」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國家綠色二次電池項目首席科學家吳鋒直言。「在工信部對準入(規範、強檢等)門檻提高後,我國新動力電池產業將面臨新一輪洗牌,可能由現在幾千家,變成100多家。」吳鋒進一步表示,「實際上,韓國和日本都不超過10家。」

  兼併重組料加速

  目前國家已經出台多項文件規範新能源汽車及電池行業發展,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範條件》、《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範公告管理暫行辦法》、《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範條件》補充通知、《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範條件(2017年)》徵求意見稿。這意味著,在加強規範管理的情況下,多數電池企業將被拒之門外,將導致車企更換電池供應商。

  證券分析師指出,新能源汽車市場仍在不斷擴張,動力電池行業潛藏著巨大的前景。相關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已超過100餘家,但一批新進入以及產品質量不佳的企業將面臨被淘汰的命運。從目前情況看,國內動力電池行業存在高端產品研發不足的隱憂,主要原因是自主研發技術遲滯。加之生產線供應不足,不少企業為了搶灘市場,盲目擴充生產線而忽略技術研發。

  通過對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現狀分析認為,在資金短缺、補貼退坡和產業政策門檻提高的重重壓力下,很多中小動力電池企業或通過併購重組尋求出路。

更多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