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後,業者在半月之後也將陸續歸來,增塑劑市場目前來看相對冷清,但需求的旺季即將到來,價格的上漲幅度和速度難以預計。
多重因素導致價格上漲
2月底和3月上旬是PVC塑料製品的需求旺季,尤其是塑料膜的集中生產,2016年春節之後的行情是一個月時間上漲了1500~1600元/噸,造成這種快速上漲的原因主要是受悲觀情緒、環保制裁、成本上漲過快等多方面影響。
2017年春節後遇到的問題可能更加複雜。首先,2017年國家會下更大決心和力度治理環境污染。一年前只是在春節前後提出的規劃已經造成恐慌,而今年在年前已是經過了一番治理,據中宇資訊了解,大部分企業依然在春節期間走前期合同戶,等於沒有庫存。
2015年只是利潤太少,導致企業生產積極性下滑,悲觀情緒左右業者,而2016年幾乎大部分時間企業都處於虧損狀態下,悲觀情緒更濃。
2017年,國家環保調控更加嚴格,也和去產能、去庫存遙相呼應。上游基礎化工方面,低供應且高價格可以獲得利潤回報,下游企業賣的少則賠的少。徐時楠判斷,「可以說我國正在經歷去產能、去庫存和淘汰落後企業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淘汰的落後企業多是大宗商品行業里靠近終端的行業,尤其是附加值很低,對材料成本極為敏感的行業。」
因此,受到多方影響,目前企業庫存偏低,2月中旬開始依然會出現供需預期不平衡的局面,供不應求會導致價格推漲。
利潤收窄引發上下游對抗
假期剛剛結束,DOP、DBP、DOTP的價格就開始堅挺上漲,一方面是因為供應少,下游有一定需求;另一方面自然是需求預期較好,企業有漲價的動力。
回顧去年增塑劑走勢圖,鄰苯和丙烯價格的上漲速度與幅度都高於DOP的價格走勢。年前開始籌謀接貨的貿易商自然是幸運的,因為今年基礎化工在年後的推漲更加兇猛。徐時楠認為,3月份裝置檢修影響加劇,鄰苯等基礎原料價格春節後開始上漲,雖不一定有2016年底那樣一周上漲1200元/噸的情況發生,但只要下游開始剛需接貨,基礎化工就會更瘋狂的上漲。
受到需求向好影響,增塑劑廠家漲價意圖十分明顯,但與此同時,基礎化工價格的暴漲勢必導致增塑劑多個產品價格被原料價格牽制,被動上漲。在國家環保治理和去產能、清庫存的政策影響下,以國企為主的基礎化工遙相呼應,毅然決然的走出了一條清庫存、低負荷、高利潤的道路。從2016年原料與增塑劑的價格走勢來看,丙烯最高利潤達到2000元/噸,而鄰苯也是盯著下游伺機上漲,多數增塑劑企業生產積極性降低。
增塑劑產業相對靠近終端產業,對於塑料製品企業來說,幾乎難以接受價格的大幅波動,終端企業更不理會原因如何。作為終端消費品領域,對大宗商品的反應相對遲緩,快則一年兩年、慢則三年五年,每年有數以萬計的企業關閉,也有數以萬計新的企業開張,終端市場對價格極為敏感,對材料費用也及其苛刻。
中國報告大廳增塑劑行業分析,無論有多麼確實的理由,對下游的塑料製品企業來說漲價都很難開口,這樣會從終端產業自下而上的影響整個鏈條。因此,增塑劑價格節後暴漲的可能性極高,但是如果不在合理的位置上,快速下跌也會緊隨而來。
更多增塑劑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增塑劑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