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據可利用性上,中國與西方已開發國家一樣,正在步入醫療健康大數據時代,現在,每時每刻都有大量新的有關疾病、醫療和健康的信息在產生和流動,並儲存於某個地方,等待著被挖掘、分析和應用。無時無刻不彰顯著健康醫療大數據的重要性。
醫療健康大數據泛指所有與醫療和生命健康相關的數位化的極大量數據。健康醫療大數據是涵蓋人的全生命周期,既包括個人健康,又涉及醫藥服務、疾病防控、健康保障和食品安全、養生保健等多方面數據的匯聚和聚合。2017年我國健康醫療大數據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如何?我們下文將圍繞這一情況進行闡述。
健康醫療大數據是國家重要的基礎性戰略資源。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將帶來健康醫療模式的深刻變化,有利於激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動力和活力,提升健康醫療服務效率和質量,擴大資源供給,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需求,有利於培育新的業態和經濟增長點。
為推進和規範健康醫療大數據的應用發展,福建省、江蘇省及福州、廈門、南京、常州去年被確定為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與產業園建設國家試點工程第一批試點省市。業內人士認為,這有利於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有利於深化醫療改革和培育大數據新業態。但同時,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還面臨挑戰,特別是在法律法規配套、專業人才培養等方面仍有瓶頸制約。
當前,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已體現在掛號、預約等服務上。從已有實踐來看,在網際網路健康諮詢、預約就診、預約掛號、診間結算、醫保聯網異地結算以及移動支付方面,大數據的應用可以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江宇認為,健全基於網際網路、大數據技術的分級診療信息系統,可以推進大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生與專科醫生的數據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可以有效延伸放大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將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納入國家大數據戰略布局,突出健康醫療重點領域,利用大數據拓展服務渠道,延伸和豐富服務內容,可以提供更加優質便民的健康醫療衛生服務,更好地滿足人民健康醫療需求。
通過大數據運用,健康醫療行業能夠引入金融服務,以更便捷的方式實現支付和結算,使合情合理的異地結算問題不再成為群眾的「痛點」。「健康醫療行業通過引進金融服務融合發展,可以提升醫療資源的可獲得性和便捷性,提升整個社會醫療資源配置效率,實現金融服務與健康醫療雙贏」。工商銀行有關負責人說。
通過發展運用大數據,杭州市智慧醫療已從醫院智慧醫療、網際網路智慧醫療發展到城市智慧醫療。有數據顯示,目前已有500萬用戶開通智慧醫療服務,市屬醫院診間結算率達到77%,幫助杭州群眾節約了2050萬個小時的就醫排隊時間。
推進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及產業園建設試點,是一項填補空白的創造性工作,目前沒有經驗可供借鑑。相關人士認為,亟待完善相關法規做好保密工作,建立大數據人才培養機制,建立和完善跨部門、跨學科、跨領域的協同發展機制。必要時可借鑑參考國際先進經驗。
一是處理好國家秘密和個人隱私。健康醫療大數據涉及國家秘密和個人隱私,較為感敏,開展健康醫療大數據試點,必須將大數據安全保障工作置於重要位置,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推動健康醫療大數據資源開放共享。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目前我國在健康醫療大數據的保管使用方面還沒有完善的法規,建議儘快制定,特別是與國外企業進行合作時,要訂立合約,對數據採集 存儲和使用加以必要的約束 同時要注重對個人隱私的保護。」
二是亟須建立大數據人才培養機制。儘管健康醫療大數據前景廣闊,但目前行業產業發展依然面臨人才不足、信息不通等瓶頸。大數據專家認為,大數據真正落地最關鍵的因素是人才,我國急需建立大數據人才培養機制。
網際網路健康醫療涉及信息通訊、醫療、養老、保險、製藥等多個行業領域和學科範疇,需要彼此共享和深入整合,需要通過大數據和雲計算消除數據孤島,才能創造出新的個性化的健康應用和醫療增值服務。
此外,我國大數據產業發展可借鑑參考國際先進經驗,多源性的健康醫療大數據,不僅會推動醫學研究,還可為國家醫療政策、國家公共衛生外交政策及醫療改革提供依據和建議。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健康醫療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價值預測報告顯示,當前,國內健康醫療大數據市場的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市場內還未形成成熟的商業模式。不過健康醫療大數據仍是「十三五」時期醫療和大數據領域的發展趨勢。
更多健康醫療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健康醫療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