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生物質能行業分析報告 >> 2017年中國生物質能行業現狀:生物質能迎紓困政策

2017年中國生物質能行業現狀:生物質能迎紓困政策

2017-02-13 16:29:24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生物質能是指利用大氣、水、土地等通過光合作用而產生的各種有機體,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長的有機物質通稱為生物質。它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生物質包括所有的植物、微生物以及以植物、微生物為食物的動物及其生產的廢棄物。有代表性的生物質如農作物、農作物廢棄物、木材、木材廢棄物和動物糞便。生物質主要是指農林業生產過程中除糧食、果實以外的秸稈、樹木等木質纖維素(簡稱木質素)、農產品加工業下腳料、農林廢棄物及畜牧業生產過程中的禽畜糞便和廢棄物等物質。特點:可再生、低污染、分布廣泛。

  在此前國家能源局印發的《生物質能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截至2020年,我國將堅持分布式開發、用戶側替代、融入環保、梯級利用的原則,基本實現生物質能商業化和規模化利用,生物質能年利用量約5800萬噸標準煤。

2017年中國生物質能行業現狀:生物質能迎紓困政策

  國家能源局近日印發《生物質能「十三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到2020年,生物質能基本實現商業化和規模化利用。生物質能年利用量約5800萬噸標準煤。專家認為,從我國能源結構和發展環境來看,我國生物質能中長期發展前景廣闊,規劃的出台將加快推動我國生物質能產業發展。

  具體的發展目標為:《規劃》提出,到2020年,生物質能基本實現商業化和規模化利用,生物質能年利用量約5800萬噸標準煤。其中,生物質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500萬千瓦,年發電量900億千瓦時,生物液體燃料年利用量600萬噸;生物質成型燃料年利用量3000萬噸。與此同時,根據資源條件做好規劃,確定項目布局,因地制宜確定適應資源條件的項目規模,形成就近收集資源、就近加工轉化、就近消費的分布式開發利用模式,提高生物質能利用效率。

  《規劃》明確,「十三五」時期將大力推動生物天然氣規模化發展,積極發展生物質成型燃料供熱,穩步發展生物質發電,加快生物液體燃料示範和推廣,把生物質成型燃料列為發展重點之一是其中一大亮點。而在生物質成型燃料供熱方面,在具備資源和市場條件的地區,特別是在大氣污染形勢嚴峻、淘汰燃煤鍋爐任務較重的京津冀魯、長三角、珠三角、東北等區域,以及散煤消費較多的農村地區,加快推廣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供熱,為村鎮、工業園區及公共和商業設施提供可再生清潔熱力。

  按照上述規劃測算,截至2020年,生物質能產業年銷售收入約1200億元,生物質能產業新增投資約1960億元。其中,生物質發電新增投資約400億元,生物天然氣新增投資約1200億元,生物質成型燃料供熱產業新增投資約180億元,生物液體燃料新增投資約180億元。更為值得關注的是,生物質能產業更具備顯著的環境效益。預計2020年,生物質能合計可替代化石能源總量約5800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約1.5億噸,並將創造400萬個就業崗位。

  據2016-2021年中國生物質能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公開資料,我國生物質資源豐富,能源化利用潛力大。全國可作為能源利用的農作物秸稈及農產品加工剩餘物、林業剩餘物和能源作物、生活垃圾與有機廢棄物等生物質資源總量每年約4.6億噸標準煤。但截至2015年,生物質能利用量約3500萬噸標準煤,其中商品化的生物質能利用量僅為1800萬噸標準煤。

  就此,《規劃》明確指出:社會各界對生物質能認識不夠充分,尚未達成共識;分布式商業化開發利用經驗不足;專業化市場化程度低,技術水平有待提高;標準體系不健全,尚未建立生物天然氣、生物成型燃料工業化標準體系;政策上,尚未建立生物質能產品優先利用機制,缺乏對生物天然氣和成型燃料的終端補貼政策支持。在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主任任東明指出,「我國能源體系和規模還不能支持生物質能源的大規模利用,生物質能源的經濟性也很難與傳統能源競爭。」

  目前我國生物質能技術研發水平總體上與國際處於同一水平,在生物質氣化及燃燒利用技術、生物質發電、垃圾發電等方面居領先水平,但是存在生物質能產業結構不均衡、生物質成型燃料缺乏核心技術、燃料乙醇關鍵技術有待突破等問題。廈門大學能源經濟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也指出,我國生物質能起步比風、光還早,但發展非常緩慢。造成我國生物質能發展緩慢的原因有多方面,一是政策力度不夠,二是成本居高不下,三是影響因素複雜。

  但總體來看,隨著新型城鎮化的發展,從固體燃料到液體燃料,生物質能將是我國綠色能源體系的重要支撐,而相關企業也有望迎來黃金髮展期。

更多生物質能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生物質能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