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工程機械行業分析報告 >> 2017年裝備製造業市場分析:高端裝備漸成裝備製造業「新名片」

2017年裝備製造業市場分析:高端裝備漸成裝備製造業「新名片」

2017-02-15 16:10:38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2017年,在隨著我國三大區域發展戰略、中長期製造強國建設戰略及加快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等逐步深入實施和加快落實,新的增長點、增長極、增長帶將逐步形成,國內經濟將保持平穩增長,各項產業政策的促進因素逐步顯現。特別是《中國製造2025》相關配套「工業強基」、「智能製造」等五大專項工程的實施,將加快裝備工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在出口方面,2017年全球經濟弱復甦趨勢難以改善,但由於「十三五」時期我國將把裝備工業作為新的出口主導產業培育發展,「一帶一路」戰略與《關於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的指導意見》加快實施,我國裝備產品出口增速有望加快回升。2017年裝備製造業市場分析如下:

2017年裝備製造業市場分析:高端裝備漸成裝備製造業「新名片」

  高端裝備業獲政策推力 漸成裝備製造業「新名片」

  高端裝備作為製造業的高端領域,一直是國際競爭的焦點。2016年8月1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關於印發製造業創新中心等5大工程實施指南的通知》,正式發布製造業創新中心、工業強基、綠色製造、智能製造和高端裝備創新等5個工程實施指南,明確了未來5年至10年的發展方向和重點工作。

  中國經濟網首席評論員溫鵬春表示,《中國製造2025》五大工程實施指南的提出,有望促進我國裝備製造業突破發展的瓶頸和短板,以此進一步帶動製造業水平的全面提升,同時將為裝備製造業長期投資指明方向。

  在他看來,高端裝備製造作為國際競爭的焦點,對於引領整個先進位造業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高端裝備創新工程作為高端裝備製造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在於將創新放到發展的首位。對於企業而言,沒有持續的創新就不可能有持續的發展和持續的競爭力,這對高端裝備製造業來講更是尤為重要。雖然近年來我國高端裝備製造業得到快速發展,但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

  《高端裝備創新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年)》提出要集中資源,著力突破大型飛機、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民用航天、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智能電網成套裝備、高檔數控工具機、核電裝備、高性能醫療器械、先進農機裝備等一批高端裝備,提高產業創新發展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高端裝備產業的發展首先要立足國內,加快突破制約發展的關鍵技術、核心技術和系統集成技術,實現自主可控,同時充分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高起點發展我國高端裝備產業,不斷提高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業內人士認為,我國在大力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的同時,還應注意把握全球高端裝備發展趨勢,與此同時,選擇我國最有基礎和條件的重點方向作為突破口,實現重點領域的率先發展。

  政策性金融力挺 裝備製造業迎來「走出去」發展機遇

  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要力爭實現我國裝備「走出去」與重點國家產能合作機制基本建立、一批重點產能合作項目取得明顯進展、形成若干境外產能合作示範基地、形成一批有國際競爭力和市場開拓能力的骨幹企業,進一步促進國內經貿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

  上述戰略的實施,為裝備製造業「走出去」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首先,「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為裝備製造「走出去」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未來若干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鐵路、管線、機場、港口、核電、電信等能源設備和基礎設施的需求量將持續增長;其次,國家間產業投資與合作將為裝備製造業「走出去」創造良好的發展時機,國內有條件的裝備企業可以採取合作投資方式建設相關產業園區,或者到科技水平較高的國家或地區建立研發中心,從而充分利用東道國的科技和人才資源,提升我國裝備製造企業的綜合實力。另外,「中國製造」異軍突起,經過多年發展,我國高端裝備製造業已經擁有了一批具有較高競爭力的新技術和新產品,為裝備製造業「走出去」提供了新的發展動力。

  裝備製造企業難得的發展機遇,也為銀行業等金融機構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支持裝備製造「走出去」將為銀行業金融機構調整業務結構、客戶結構,加強國外機構建設,提升品牌影響力和競爭能力創造良好的條件。

  在支持裝備製造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進出口銀行積極引導企業充分考慮東道國發展需求和可持續發展要求,通過內外部合作,推動企業和東道國實現共同發展的多贏局面。如進出口銀行支持的巴基斯坦拉合爾軌道交通橙項目是中巴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合作項目,也是中巴經濟走廊交通領域進展最快的早期收穫項目和示範性項目。項目的成功實施將有助於緩解拉合爾交通擁堵問題,對改善民生,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同時,該項目還帶動了國內輕軌設備、技術和服務的出口,對支持我國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具有重要的作用。

  未來,進出口銀行還將積極加強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等新機構的協同配合,在項目開發、金融創新、投融資方案設計等環節深化合作,更好發揮整體資金優勢,為裝備製造企業「走出去」提供更加高效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市場壓力猶存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2017年我國裝備製造業將迎來政策福利,但市場壓力仍然存在。報告大廳《2017-2022年中國製造裝備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認為,未來一段時期內,部分產品市場需求將持續低迷。受鋼鐵、水泥、石油、電力、航運等上遊行業運行低迷的影響,裝備產品的市場需求持續下降,工程機械、重型礦山機械、石化通用機械、船舶等相關行業的企業訂單明顯不足。去年1~9月,裝備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54%,創2008年以來同期增速的新低,分別低於全社會及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6.66和1.56個百分點,也低於去年裝備工業投資增速7.16個百分點,裝備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需求的下滑也導致投資類裝備產品的需求不足。

  出口仍面臨一定壓力。當前國際經濟復甦道路依然曲折,國際市場需求總體仍然偏弱。低迷的經濟環境迫使許多國家的政府通過間接的、非關稅性質的貿易壁壘和保護性競爭規定來保護國內市場,我國在國際市場面臨的貿易保護壓力依然較大,裝備製造企業出口遭遇技術性、綠色環保、標準等貿易壁壘的傾向增多。

  企業融資壓力不斷加大。雖然2016年央行已多次降准、降息,但銀行惜貸與部分企業不願貸並存,工程機械、船舶等行業普遍反映的融資難、貸款成本高、製造商擔保融資負擔重等問題較為突出。

  目前,有民營造船企業融資成本已高達8%~12%,企業融資困難,進而導致保函難以開到,不少新船訂單流失。據此預計,2017年我國裝備工業企業生產經營仍將面臨較大的困難。

  針對上述問題,報告建議:裝備工業加快發展要推進產業結構與布局調整,包括優化產品結構,優化組織結構,以及優化空間布局;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加快提升智能製造發展水平;鼓勵企業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支持引導國內優勢裝備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推進軌道交通裝備、電力裝備、石化冶金設備、汽車、工程機械、農業機械、航空裝備、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等優勢領域的企業「走出去」。

  在今年的地方兩會上,「實體經濟」再次進入地方兩會熱詞榜,「智能製造」廣受多地熱捧。另據之前媒體報導,入列《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或達30個。專家認為,未來,我國製造業東部轉向高端裝備製造、中部產業升級、西部優勢產業突破的「新三極」格局有望加速成型,而智能製造則成為製造業的新突破口。

更多裝備製造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裝備製造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