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太陽能行業分析報告 >> 2017年我國太陽能光伏行業政策分析:政策持續加碼

2017年我國太陽能光伏行業政策分析:政策持續加碼

2017-03-08 13:21:22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太陽能光伏是目前新興產業,因此發展新興產業是有利於經濟的發展,且隨著環境保護和能源短缺問題的日益突出,國家對太陽能光伏產業也相當重視,而且政策也密集出台。那麼具體太陽能光伏行業現狀如何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17年我國太陽能光伏行業政策分析

2017年我國太陽能光伏行業政策分析:政策持續加碼

  光伏持續產業回暖

  太陽能光伏行業在2012年曾一度陷入低迷,而後在產業政策的帶動下,行業整體回暖。截至2016年底,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3454萬千瓦,累計裝機容量7742萬千瓦,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均為全球第一。其中,光伏電站累計裝機容量6710萬千瓦,分布式累計裝機容量1032萬千瓦。全年發電量662億千瓦時,占我國全年總發電量的1%。這也是中國自2013年以來,連續四年獲得光伏裝機總量的第一名。

  我國光伏產業面臨的問題

  在產業回暖的同時,我國太陽能光伏行業發展仍存在諸多問題:

  一是棄光問題依舊嚴重

  由於西部地區土地資源較多,並且日照資源豐富,特別適合光伏電站的建設,但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是,西部地區工業基礎較差,消化能力有限,並且由於併網的難題,造成了發出來的電,難以輸送出去,所以光伏發電在西部棄光現象尤為嚴重。數據顯示,在2016年上半年,西北地區的棄光問題嚴峻,棄光電量達到32.8億千瓦時,棄光率19.7%。其中,新疆、甘肅光伏發電運行較為困難,棄光率分別為32.4%和32.1%。2016年一季度,新疆棄光率甚至一度達到52%。整個2016年,西部地區平均棄光率達到20%。

  為了解決西部的棄光問題,在2016年,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已經出現了向中東部區域轉移的現象。在2016年的新增光伏發電裝機中,西北地區為9.74GW,僅占全國的28%;西北以外地區為24.8GW,占全國的72%。其中,中東部地區新增裝機容量超過100萬千瓦的省份達9個,分別是山東(3.22GW)、河南(2.44GW)、安徽(2.25GW)、河北(2.03GW)、江西(1.85GW)、山西1.83GW、浙江1.75GW、湖北(1.38GW)、江蘇(1.23GW)。

  二是資金支持失衡,政策引導對製造業推動不足

  目前我國太陽能光伏行業政策及資金扶持等仍偏重於下游應用環節,在對光伏發電集中補貼的同時,忽略了上游製造業作為技術創新和推動成本下降的核心地位,對產業發展推動作用有限。

  三是技術創新受限,關鍵工藝差距明顯

  由於政策對上游支持不足,產業結構性矛盾突出,太陽能光伏行業關鍵技術發展延續了「引進」加「國產化」的老路,與國外領先水平相比仍存差距,尤其在核心光伏裝備領域,新型薄膜、異質結等技術路線發展緩慢,基礎創新能力也亟待提升。

  四是國際貿易環境趨於複雜

  歐美日等國家不承認我國市場經濟地位,加大我國光伏「雙反」應對工作難度。歐委會已決定繼續延長對我國光伏產品採取「反傾銷」措施。川普貿易保護主義也增加中美光伏「雙反」和解難度。

  光伏行業繼續「光亮」前行

  2月16日,在京舉行的太陽能光伏行業2016年發展回顧與2017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上,國家能源局、工信部等多部門透露,2017年將出台技術創新、產業體系等方面的新政,修訂光伏製造行業規範條件、光伏「領跑者」基地指標等行業標準,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將全面實行競爭性項目分配,優先支持分布式,預計新增裝機20-30GW。

  未來隨著標準的規範、技術的創新等,太陽能光伏行業將迎來快速增長的態勢,再加上政策的助力「光伏+」將會成為未來重點發展的行業之一了。更多相關光伏行業分析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光伏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更多太陽能光伏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太陽能光伏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