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全球能源結構深刻調整的背景下,煤電作為中國電力系統的核心支撐,正迎來新一輪技術升級。近日,相關部門發布文件,明確以高效調節為核心目標,推動新一代煤電技術發展,旨在進一步提升煤電的靈活性和可靠性,助力能源安全與低碳轉型。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煤電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煤電長期以來在中國電力供應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數據顯示,煤電裝機占比不到40%,卻貢獻了約60%的發電量、70%的頂峰能力以及接近80%的調節能力。這種「頂樑柱」和「壓艙石」的作用,使得煤電在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隨著可再生能源占比的不斷提升,電力系統對靈活調節能力的需求日益增強。煤電作為重要的調峰電源和慣量支撐電源,亟需通過技術升級,進一步提升其深度調峰、快速爬坡、一次調頻和啟停調峰能力,以適應新型電力系統的需求。
此次發布的《新一代煤電升級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25—2027年)》明確提出,高效調節是煤電升級的核心目標。與傳統意義上的機組能效和深度調峰能力不同,新一代煤電的高效調節涵蓋了供電煤耗、低負荷煤耗攀升幅度、深度調峰最小出力、負荷變化速率、一次調頻和啟停調峰等6項關鍵指標。
值得注意的是,除深度調峰最小出力和供電煤耗外,其他4項指標均為首次在產業政策中明確。這一變化標誌著煤電技術升級從單一能效提升向多維度靈活調節轉變,為煤電在新型電力系統中發揮更大作用奠定了基礎。
根據方案,新一代煤電技術升級將從清潔降碳、安全可靠、高效調節和智能運行四個方面展開。清潔降碳旨在降低煤電的碳排放強度,安全可靠則強調提升煤電在極端條件下的運行穩定性。高效調節和智能運行則分別聚焦於提升煤電的靈活性和智能化水平,以適應電力系統對快速響應和精準控制的需求。
這一系列技術升級措施,不僅有助於提升煤電的整體性能,還將為電力系統的低碳轉型提供重要支撐。通過優化煤電的運行方式,可以更好地平衡可再生能源的波動性,提高電力系統的整體效率和穩定性。
煤電升級不僅是技術層面的創新,更是能源轉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提升煤電的高效調節能力,可以顯著增強電力系統的靈活性和韌性,為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接入創造有利條件。同時,煤電的清潔降碳和智能化運行,也將為減少碳排放、實現「雙碳」目標提供重要助力。
數據顯示,煤電在電力系統中的調節能力接近80%,這一優勢在短期內難以被其他能源形式完全替代。因此,通過技術升級進一步挖掘煤電的潛力,是當前能源轉型的務實選擇。
總結
煤電升級以高效調節為核心目標,通過多維度技術指標體系的建立,推動煤電向清潔、靈活、智能的方向發展。這一舉措不僅有助於提升煤電在電力系統中的關鍵作用,還將為能源轉型和「雙碳」目標的實現提供重要支撐。未來,隨著新一代煤電技術的廣泛應用,煤電將在新型電力系統中繼續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為能源安全與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更多煤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煤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