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制後的事務所,將成為自主執業,自負盈虧、自擔風險、自我發展的社會中介機構。同時在經營觀念上也隨之由依賴掛靠單位轉向規範的市場競爭。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完善,企業逐步朝著規範化和科學化的方向發展,隨之對會計服務需求不斷增加,為事務所會計服務市場的發展注入了潛力。以下對會計師事務所市場占有率分析。
在我國資本市場逐步完善和蓬勃發展以及企業不斷追求管理科學化和規範化的背景下,企業對專業會計服務的需求日益提高,會計師事務所面臨的市場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但由於長期的行政干預以及由此派生的諸多制約因素的影響,會計師事務所普遍缺乏營銷意識和服務理念,忽視營銷管理。另一方面,隨著我國會計服務市場的逐步開放,註冊會計師行業正面臨來自國外會計師事務所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
2017-2022年中國會計服務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表示,過去5年來,全國會計師事務所數量呈小幅增長趨勢,但合夥所(含普通合夥和特殊普通合夥,下同)占比明顯上升,有限責任事務所占比逐年下降。這與財政部會同工商總局等部門推動大中型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轉制、引導小型事務所優先採用普通合夥組織形式密切相關。由於合夥所對執業質量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合夥所數量的明顯上升,表明我國註冊會計師行業注重從源頭上強化風險意識和責任意識取得新進展,也加速與合夥所占主流的國際慣例相協調。
2010-2014年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含股東,下同)人均創收(也稱合伙人人均收費,下同)持續增長,會計師事務所市場占有率指出,從2010年的124萬元增長到2014年的186萬元,年均增長率約為11%,與行業收入年均增長率(12%)基本相當。員工人均創收(也稱員工人均收費,下同)也呈同向增長趨勢,從2010年的18萬元增長到2014年的24萬元,年均增長率約為7.5%,低於合伙人人均創收年均增長率和行業收入年均增長率。
截至2014年12月31日,中國註冊會計師行業共有會計師事務所7316家,其中普通合夥會計師事務所3141家,特殊普通合夥會計師事務所50家[2],有限責任事務所4125家。另有會計師事務所在境內設立的分所984家。
2010-2014年,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的內控審計客戶數量和業務收入呈快速增長趨勢,收入年均增幅約27%,內控審計成為我國註冊會計師行業最為閃亮的新業務增長點之一。內控審計業務的快速發展,與財政部等五部委制定發布《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財會〔2008〕7號)和《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有較大關聯。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審計制度和自我評價制度已基本建立,實施範圍不斷拓展至中央企業、金融機構等,這為會計師事務所開拓內控審計和諮詢業務提供了強有力政策支持。
伴隨著日益降低的關稅、更加自由的貿易、通信技術的進步以及全球 金融 服務及資本市場的形成,企業全球範圍內競爭已 成為可能,並成為企業在謀求擴大市場份額時優先考慮的主要問題。全球化競爭意味著產品的生命周期將大幅縮減、新產品引進步伐不斷加快和創新領先時間縮短。 全球化也給企業帶來了資源整合的機遇。因此,在哪裡 研究 開發、在哪裡生產製造、在哪裡銷售成為企業經營發展過程首要的戰略問題。全球化也意味著企業在經營 過程中面臨更多因素的影響,增加了經營環境的不確定性,使企業業務更多地暴露在經營風險之下。企業商業運作的基礎發生了極大的改變。生產越發向可以做得最 好的公司集中,製造商和供給商之間的公平交易關係正在被以戰略聯盟為基礎的全球協作關系所替代,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表現為大型跨國公司之間的競爭。
更多會計師事務所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會計師事務所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