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光伏行業尚未擺脫對於補貼的依賴,受到政策影響的因素極大,是以沒有最快的了解相關政策,那就無法把握行業的最新動向以及趨勢。在一系列有利政策措施的帶動下,我國光伏實現了跨越式大發展。以下對光伏發電政策分析。
2018-2023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機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表明,受上網電價調整等多重因素影響,2017年光伏發電市場規模快速擴大,新增裝機53.06GW,同比增加18.52GW,增速高達53.62%,再次刷新歷史高位,遙遙領先於其他可再生能源;到12月底,全國光伏發電裝機達到1.3億千瓦。光伏發電政策分析,2017年光伏發電的新增裝機還是2016年的1.5倍、2015年的3.5倍、2014年的5陪和2013年的4倍,由此可見2017年光伏新增裝機出現了大幅快速增長。
2013-2017年光伏發電新增裝機量情況(單位:GW,%)
《國務院關於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24號)發布以來,各地區積極制定配套政策和實施方案,有力推動了分布式光伏發電在眾多領域的多種方式利用,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目前由於光伏發電在成本方面尚不具備市場競爭的優勢,因此固定上網電價的刺激作用最為明顯,這一點從我國2011年7月國家發改委公布固定電價政策以來的實施效果即可見一斑。現從五點來分析光伏發電政策。
一、光伏發電政策分析,根據當前光伏產業技術進步和成本降低情況,降低2018年1月1日之後投運的光伏電站標杆上網電價,Ⅰ類、Ⅱ類、Ⅲ類資源區標杆上網電價分別調整為每千瓦時0.55元、0.65元、0.75元(含稅)。自2019年起,納入財政補貼年度規模管理的光伏發電項目全部按投運時間執行對應的標杆電價。
二、2018年1月1日以後投運的、採用「自發自用、餘量上網」模式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全電量度電補貼標準降低0.05元,即補貼標準調整為每千瓦時0.37元(含稅)。光伏發電政策分析,採用「全額上網」模式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按所在資源區光伏電站價格執行。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自用電量免收隨電價徵收的各類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系統備用容量費和其他相關併網服務費。
三、光伏發電政策分析,村級光伏扶貧電站(0.5兆瓦及以下)標杆電價、戶用分布式光伏扶貧項目度電補貼標準保持不變。
四、光伏發電政策分析,各新能源發電企業和電網企業必須真實、完整地記載和保存相關發電項目上網交易電量、價格和補貼金額等資料,接受有關部門監督檢查,並於每月10日前將相關數據報送至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各級價格主管部門要加強對新能源上網電價執行和電價附加補貼結算的監管,督促相關上網電價政策執行到位。
五、光伏發電政策分析,鼓勵地方按國家有關規定開展光伏發電就近消納配電價格改革和市場化招標定價試點,逐步完善通過市場發現價格的機制。
2018年,經過近幾年國家及全國各地政府對光伏發電的補貼政策大力支持,全國已經進入全民光伏時代,光伏發電也進入到大爆發階段,全國光伏發電裝機量每年也在不斷大幅度增加。按照國家制定的發展規劃,光伏發電的補貼政策也將在2020年退出,實現平價上網。光伏發電政策分析,此次出台的光伏電價政策不僅鼓勵地方開展光伏發電就近消納配電價格改革和市場化招標定價試點,逐步完善通過市場發現價格的機制,同時,調整後的標杆上網電價,即保障光伏發電項目獲得合理收益,又能保障新能源項目投資吸引力,利好於2018年光伏裝機繼續維持高位,行業業績可期,促進光伏全產業鏈持續健康發展。
更多光伏發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光伏發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