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西方批評中國提供國家補貼,英利總裁苗連生表示了解,但他不會因為西方的反傾銷政策,就不再購買德國設備。我今年仍然定了很多德國設備和原材料。德國的瓦克化學仍然是我最大的供應商。第一,這些都是公開數據,不是保密的。沒有政府補貼給某一個企業多少錢。第二,我們是一個民營企業。第三,我們是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的。很多信息是公開的,沒什麼可保密的。我們所有的,就是中國企業有很大的激情。在我們公司,兩天就有一個大的技術創新。技術創新是什麼?就是降低成本,提高質量。所以在市場上有頑強的生命力。
就目前來說,中國煤炭資源的零售價格相對比較便宜。所以從經濟角度講,大規模發展火電可能比太陽能更具優勢。這是市場化運行中必然面對的問題。從基本面來看,從老百姓到官員,到能源開發公司,對環境的治理和安全的意識可能還比不上歐洲。日本核電站事故後,大家可能對能源的安全使用有更切實的感受。我覺得,未來大家會越來越青睞太陽能光伏的能源形式,覺得這個可能會對未來的能源使用有很大的好處。
中國政府宣布,2020年以前,可再生能源比重將占到15%。除此目標之外,中國還希望在綠色能源領域占據世界領先地位。中國的太陽能工業在國際上很快取得成功,但在國內卻發展緩慢。
在中國常州億晶光電有限公司,太陽能電池板進入最後一個加工工序。這是一個飛速發展的行業:在三年之內,我們的產能擴大了10倍左右。競爭在質量差不多的情況下就是價格。所以我們在國際市場上一直是供不應求,把所有的產能發揮出來,產品還是供不應求。不會有大的問題。就算從04年開始算起,也不過六、七年的時間。沒有哪個行業六、七年就做不下去了。這是其一。其二,從全球的範圍來看,太陽能也是剛剛起步。
中國的太陽能板比西方競爭者的價格低近三分之一。目前,中國廠商在國際市場的占有率已經超過了30%。中國最大的三家企業為天合光能、英利和尚德。其中規模最大的無錫尚德公司稱,其研發投入最高。該公司甚至還有德語網頁。不過這也合情合理,中國太陽能電池廠一半的出口產品銷往德國。
單就中國國內市場而言,太陽能電池行業早就產能過剩,因為接入電網的太陽能發電設施很少。國內市場過去幾年的發展速度跟不上歐洲,這是一個事實。但我們也發現,過去幾年中國政府也在堅定地支持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快速成長和發展。從太陽能光伏角度來看,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一個製造國家。那麼未來,中國從製造大國衍化為應用大國,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